申訴專員檢討直資學校學費機制 宜先審視「盡收兩家茶禮方程式」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昨天(6月26日),申訴專員公署邀請公眾,就教育局審批學校調整學費申請的機制,提供意見。根據教育局在2017年9月公布的資料,共有147所直資學校、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獲批增加學費,部分學校的每年學費逾20萬元。雖然教育局有一套既定的程序審批直資學校、私校和國際學校的調整學費申請(例如要先諮詢家長),然而,最值得申訴專員公署以至公眾關注的是,現時直資學校可同時收取學費和政府資助,機制背後算式並不合理,變相鼓勵部分「收兩家茶禮」的直資學校增收學費,走向「貴族化」,只服務少眾。這條方程式一天不改,即使調整學費機制再透明、門檻再高,也不能根治制度癥結。

拔萃男書院在十多年前轉為直資,收取學費,但依舊受家長歡迎。(資料圖片)

教育是一種性質特殊的「服務」,它既可以是文明社會的基本所需,是政府必須提供與保障的權利,也可以是自由市場下的產物,容許出價更高者獲得「更優質」的教育。因此,只要政府有盡其責任,保障大眾接受教育的權利,社會亦毋須排拒「貴族學校」(儘管這個坊間俗稱頗為煽動情緒)的存在。然而,直資學校制度最值得批評之處,是它容許一所學校同時收取高額學費和政府津貼,卻演變成以服務少眾為主的貴族學校,這無疑未能公平正義地分配公帑。

直資學校容許學校徵收學費,原意是使學校獲得更多資源,以便學校發展具特色的教育,進而使全港教育整體而言變得多元化;當然,直資學校也要為之付出「代價」,就是背負收生壓力,因為政府的津貼是按實際學生人數(而非班數)撥批。

計劃推行之初,政府訂立一條方程式,以期直資學校徵收較「平民」的學費。政府計算出學校培育每個學生的成本,假如直資學校的學費不高於這個成本數值的⅔,便可接受政府全額資助,舉例來說,1990年的學額成本為10,000元,假如學校徵收的學費不多於6,666元,該校每收一個學生,便可獲得10,000元政府津貼。

不過,當時並沒有太多學校對直資計劃感興趣,政府為吸引更多學校轉為直資,便不斷放寬這個限制,現時直資學校可獲政府全額津貼的條件已定為「不多於學額成本的2⅓」。在2017/18學年,政府計算出的初中資助學額成本為59,349元,換言之,學校即使收取$138,481此等高額學費,仍能得到全額津貼。如是者,向來沒有收生壓力的「傳統名校」自然樂於參加直資計劃,甚至徵收高額學費;這些學校有資源提供優質及多元化的教育,但普羅大眾卻無法享受,顯然有違直資計劃原意。要改變格局,政府應該調整方程式,讓學校在高額學費與全額政府津貼之間二擇其一,而不能左右逢源。

面對這些詰難,當局和直資名校慣常提出的擋箭牌是他們會提供學費減免計劃。按制度,直資學校必須提供學費減免或獎學金計劃,原意是保障學生不會因經濟問題而無法入讀直資學校、接受優質教育,不過,不少傳統名校所訂的申請條件,還是令「貧窮以上,中產以下」的家庭卻步。例如拔萃男書院和拔萃女書院,兩者學費分別為每年48,650元和38,000元,但若然一個三人家庭的每月總收入超過33,334元或30,001元,便無法申請分文減免。

直資名校雖設有學費減免計劃,但申請條件或會嚇怕「貧窮以上,中產以下」的家庭。(盧翊銘攝)

另一間需要特別注意的學校,是香港李寶椿聯合國際書院。原則上,參加直資計劃的學校必須提供本地課程,然而,李寶椿書院本身是國際學校,卻獲教育局「破格」容許它成為全港唯一一間只開辦IB課程(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的直資學校。審計署在2010年曾質疑教育局的安排,但當局堅稱李寶椿書院「性質獨特」,理應特事特辦,甚至謂假如政府不再讓李寶椿書院參加直資計劃、接受政府津貼,香港很可能「受到批評,令香港的國際都會形象受損」(按︰因為書院是由國際機構開辦),立論非常誇張。

在2017/18年度,李寶椿書院的本地生學費為100,500元,加上165,500元宿費,兩者合計266,000元,平情而論,這所學校單是收取上述費用,已能得到充裕的資源。事實上,根據該校的2015/16年報,學校只有22%收入是來自政府撥款,相對於其他收費偏高的直資學校,此百分比明顯較低,反映李寶椿書院本身財源充足,政府根本不必再行用公帑資助這間不以普羅大眾為服務對象的學校。

必須再次重申,有學校徵收高額學費、以富裕家庭為主要教育對象,本身並沒有錯,問題是這些學校既已選定如此的辦學路線,便不應同時接收政府的巨額津貼(一般直資名校有一半收入來自政府)。須知道政府的其中一大責任就是重新調配資源,將為數不少的公帑投入至本已資源充足的直資名校,並不是合適的做法。要革新直資計劃,必須修訂前文提及到的方程式,使直資學校不能同時收取巨額政府資助和高額學費。論者或謂這會降低直資學校的辦學質素,例如它們不再能聘請更多教師,就此,回應其實可以非常簡單︰政府要做的,是提升所有學校的教育質素(例如提升全港學校的法定班師比),而非讓直資學校在政府支持下,成為格外具優勢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