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過海隧道飽和危在旦夕 適時研究「四隧」或成必要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過海隧道分流爭議多年,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調整三條過海隧道收費,分別增加紅、東隧費用,同時補助西隧減價,希望利用西隧容量盈餘為車量分流。政府決心舒緩過海隧道擠塞,態度可嘉。但面對未來城市人口、車輛不斷增長,來往港九的交通流量易增難減,縱有妥善分流,未來三隧容量「爆煲」只是時間問題。政府宜掌握事態發展,適時研究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的需要。

單靠短期措施 三隧「必爆」無疑

現時,過海隧道負荷嚴重。據運輸署報告顯示,紅隧和東隧在早上繁忙時間的交通流量已分別超過設計容車量高達77%及38%,導致嚴重擠塞。雖然報告指出,西隧容量仍然有餘,繁忙時間的交通需求佔設計容車量90%,尚有空間吸納紅隧、東隧車輛;不過,報告亦反映,西隧減價對舒緩交通擠塞的效果未必樂觀。「01觀點」曾分析,即將通車的中環灣仔繞道,有機會增加使用西隧的車輛,為上述減價分流的如意算盤增添變數。

【1】海底隧道 紅隧自80年代起即出現飽和情況,雖其後政府相繼落成東隧及西隧,以改善塞車問題,但成效不彰。 本年度的施政報告中,政府公布三隧分流政策。當中建議紅隧私家車收費或由現時的20元增到40元。(資料圖片)

事實上,在香港這賴單核心商業區發展的城市,三隧負荷只徒日增。當商業活動過分集中於港島區域,必然引伸龐大的交通需求。事實上,過海隧道存在剛性需求,不少市民須以陸上交通工具至港島工作,實在不易減少需求。加上,考慮到未來發展,基建配套將增加港島中心至機場甚至其他大灣區城市的通達度,現有商業區的活動數量及發展規模必然增加,進一步增加過海隧道的使用量。

諸如上述的三隧分流,乃至其他都市智能交通管理措施,均只為權宜之計,縱能短暫舒緩、也難以長遠減輕交通擠塞:分流旨在增加隧道的使用效率,不能減低整體過海隧道的使用量;同理,引入智能管理,例如電子支付隧道費系統,亦只能增加處理車輛繳費程序的效率,面對未來過海車輛數量增加,同樣束手無策。

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700公頃。(資料圖片)

車量增長能緩未能減 長遠或須建第四隧

無疑,政府必須制定更長遠策略,從根本處理過海交通需求過大的問題。例如,政府須正視本地私家車增長過快,以務實方法「源頭減車」,例如調整購買新私家車的成本,抑遏車輛總量無止境地增加。另外,針對單一中心發展所帶來的惡果,正如「01觀點」多番提出,政府須思考將城市發展「多核心化」,於傳統商業中心區以外,特別是城市高潛質發展地(如新界西、北區),發展全新商業核心,防止港島地區過度「中心極化」;只有分散本地的經濟活動,才能從結構上疏導市民的交通需求至不同地區。

不過,在傳統商業核心區仍不斷發展的前提下,以上策略或許只能緩和過海交通量的增長,卻無助於減輕過海隧道的負擔。在控制私家車增長方面,從過往數據反映,即使政府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及牌費,亦無阻市民購買私家車的意慾;另外,即使於市區以外發展全新經濟核心,只要傳統港島中心區維持蓬勃,過海交通需求可料仍會增加。簡言之,傳統商業中心區的向心性交通格局已成,政府只能嘗試減緩過海隧道需求的增長速度,卻難以維持、甚至減少整體的需求量。

既然三隧容量飽和將為鐵定事實,也許探討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變得有其必要。其實,事態嚴重,建制、泛民議員均曾要求政府啟動有關研究,而政府亦稱可透過策略性運輸網絡研究,探討興建「第四隧」的可能性。然而,若政府要取信於民,必須進行嚴謹的研究,仔細探討未來都市交通需求及改變趨勢,向公眾清楚地交代有關動議,帶領社會進行具建切性的討論。當然,政府亦必須謹慎地處理箇中具爭議的問題,例如選址、財政、對港島交通的預期影響等,妥善地回應市民的憂慮,避免重蹈過去本港大小基建爭議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