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為支持政府 竟將高球場發展講成悲情城市?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38名學者最近聯署支持「明日大嶼」願景,盛讚興建人工島為上佳方案。雖然聯署沒有直接討論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但聯署發起人、中大經濟學系客座教授及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恩榮卻直指高球場遠離維港,用作高密度發展不切實際,勉強行事只會變成另一「悲情城市」。以這樣的理由為政府方案護航,實為「倒米」,須知道社會對於發展高球場早已凝聚共識,論者不宜再試圖用民粹語言扭轉局面。

悲情城市 所謂究竟?

宋恩榮表示,原則上支持政府收回粉嶺高球場自行管理,原因是只津貼2,000多人進行高球運動並不合理;可是,他卻反對將球場重新發展成高密度新市鎮,否則該址只會走上「悲情城市」之路,皆因粉嶺與維港相距甚遠,並無足夠交通配套。

單以與維港距離及交通配套去定義「悲情城市」,實在失諸偏頗。試想,若論者的邏輯確當,那麼不但教無數「新界人」情何以堪,就連政府的洪水橋及新界東北等發展大計,均盡皆被套以「悲情」污名,這顯然言過其實。

就算同情地了解,即論者的比喻旨在預示高密度發展高球場會為該區帶來種種規劃問題,也是捉錯用神。天水圍之所以成為「悲情城市」,絕非單單由於地理位置「偏僻」或高密度規劃所致。誠如不少民間討論指出,天水圍的失當規劃,乃是過去政府與發展商的不當合作,以及房屋政策等因素所造成。

早幾年有人批評政府當年規劃不善,令天水圍除了不時發生倫常慘案,更成為當區青年失業率高、歸屬感低的「悲情城市」。

天水圍是公私營合作發展的新市鎮,政府於1980年代向巍城有限公司(由華潤集團及長江實業等地產商所組成)收購漁塘,協商發展近488公頃的土地。按協議,天水圍會以分階段形式發展,南部首先建成由私人住宅主導、公營房屋為次的發展區,北部餘下土地則預留政府他日發展。這正決定了天水圍南北自此分界的開端。

然而,隨着房屋需求大增,政府漸漸察覺發展公營房屋的必要,遂於天水圍北大規模興建住宅,包括高密度的公屋群落,區內人口頓然倍增,超出原來規劃的承載力;加上及後受金融風暴和沙士影響,政府為挽救樓市而停售居屋,天水圍北不少居屋項目因而轉作出租公屋用途,進一步令該區成為「基層城市」。

另外,正因前述的公私合作,天水圍的社區經濟發展受阻。合作備忘錄規定政府發展的商業項目不得威脅巍城公司旗下的商業設施,故此天水圍南大部分的商業面積範圍為私人發展商擁有,幾乎壟斷着天水圍南居民的生活需要;加上房委會在2000年代出售公屋商場的零售物業,領匯(現稱領展)的管理招致物價上升,進一步迫使圍城居民在起居飲食方面無從選擇。

天水圍區內目前有四個領展街市和一個房署外判街市,供28萬多人使用。

收回高球場事在必行 惟別再眷戀單一核心發展觀

天水圍空間規劃失當源起複雜,故謂收回高球場發展將產生另一「悲情城市」,絕對是粗疏的推演。論者批評發展新界高球場,以至其他農、棕地,繼而指出大嶼山人工島計劃更可取,說穿了就是順從了政府的邏輯,要維護及鞏固港島傳統商業中心區的地位——「01觀點」已經多次指出,東大嶼發展只會加強「中心極化」,維持新界居民「居職分離」的惡況。

既然如此,為何不借收回高球場作為契機,思考未來新界的發展藍圖,並一舉糾正過往的城規困局?誠然,高球場大可不全用作住宅發展;反之,政府可初步將高球場納入未來新界東北的整體規劃當中,再重新調整各項土地利用的佈局,適當地配合新增人口原區就業、交通及康樂等方面的需要,徹底釋除坊間所言的「配套不足」疑慮;長遠而言,更可配合新界農地及棕地發展,並利用深圳的資金及人材,在北區認真建設全新的商業核心區,均衡香港的發展格局。當然,最基本的是,政府必須及早認清目前問題所在,果斷把高球場「收回」及「發展」,兩者缺一不可。

東北發展範圍(圖:土木工程拓展署);綠色區域為高球場大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