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業評改為何嚴格苛刻?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年小學生功課艱深、評改標準嚴格,引起社會關注,尤其抄寫成分較重的作業,部分學校對於字體、字迹等要求嚴格,增添家長及學生不必要的壓力。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日前於網誌撰文指,「如孩子寫的字在字形結構上並無錯誤,老師批改時不宜過於嚴苛」,以平抑矯枉過正的風氣。嚴苛的評改一直非局方的指示,小學生的抄寫作業應止於糾錯,但學校的行政措施為教師評改增添壓力,似乎才是問題根源。學校宜認清功課的本意,減少行政管理對教學的不必要干預,以提高學習效能。

苛刻評改非教育局本意

蔡若蓮的網誌指,認真、謹慎的書寫態度固然重要,但亦要體諒初小同學年紀尚小,小肌肉控制和執筆寫字能力有所差異。而改正練習適量即可,不宜太多機械抄寫,令年幼學童感覺是懲罰。又鼓勵學校在寫字練習及默書以外,透過更多元的課業幫助同學掌握寫字學習,如圖卡、字詞卡、字詞配對遊戲等。

早年教育局亦曾指出,《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為教師及家長訂出寬鬆的應用規範,僅屬參考性質,教孩子寫字只要字形結構並無錯誤,便可接受,又強調語文學習應自然和生活化,教師應指導幼兒書寫筆畫較少及結構簡單的中文字,培養他們對書寫的興趣。早於1986年,大專學者發表《常用字字形表》時,編訂者已表示無意樹立「正字」權威,學生習作上的字,雖或與字形表所列標準字形未盡相符,只要是通行的異體字而不是錯別字,教師宜採取較寬容的態度。

這反映教育局並無刻意為小學生抄寫字詞作嚴格規範,字表的參考主要是消除不必要的錯別字,學校應據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因應不同課業的設計目的,作專業而恰當的判斷。

教育局與大專學者合作的字詞學習研究及規劃(來源: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行政措施成教學壓力 管理層決心不可或缺

既然局方早有指示,為何教師如此吹毛求疵?除了個人要求,有受訪教師曾指課業矯枉過正與「查簿」有關。查簿簡單而言就是上級(通常是科主任和學校管理層)檢查教師批改的學生習作,然後指出錯漏的地方,此行政程序或成為教師壓力,科主任須交出報告、教師為免被挑剔錯漏,令整體評改更為謹慎甚至嚴苛,最終為難了學生。

當然,教育應以學生學習效益為首,行政程序不應成為教學的障礙,學校管理者應適當調節及簡化制度,改革學校文化,還需考驗管理層、辦學團體的決心。但歸根究柢,學校課業的評改的標準與社會的催谷風氣不無關係,當局留意到學校對字體的要求過於嚴格,並加以提示,以免風氣漫延,確實值得鼓勵,業界及家長亦有責任指出弊病,對不合理的標準及制度提出質疑。

學校有責任教授正確知識,中文抄寫的評改能成為爭議,因其字體筆劃較多、結構複雜,小學在起步階段難免需要通過抄寫熟習字型。但功課的量和質同樣重要,學校應對學生有適當而合理的要求,除了坊間多年來提倡減輕功課量以外,抄寫等較為機械式的課業的評核不宜過於嚴苛,影響學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