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普選固然重要 但「經濟民主」更重要!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今年七一除了有大批市民上街和平示威,更有小部分以年輕人為主的激進示威者衝撃立法會,繼而在晚上將其「攻佔」,震撼全港。各界已紛紛建言,希望政府多與年輕人溝通,傾聽他們的聲音,為其排憂解難,避免走向激進與極端。

不過,今次因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而引發的連串社會運動,近乎無大台、無領袖,示威者多經網上串聯,自發聚集,行動多經線上社交平台集體決策,政府當局到底要找「誰」溝通,也是很大的問題。回憶五年前的雨傘運動,政府尚可找大學學生組織談判,但最近特首林鄭月娥想透過學校高層聯絡學生會,邀請該會代表閉門會議,卻被科大學生會即時拒絕。科大學生會認為,自己「不敢亦不可能代表所有抗爭者」,除非政府願意回應民間五大訴求、公開對話,及開放予全香港市民參與。
 
可能有人會覺得,近期多次聲勢浩大遊行的「搞手」,不就是代表眾多泛民政治及民間團體的「民間人權陣線」嗎?即使泛民從政者同樣不一定能代表所有抗爭者,但由泛民從政者作為中介人,由他們接觸年輕人,了解其心聲,再將之傳達給政府,又是否可行?

我們對此感到悲觀。固然建制派和政府都不懂年輕人,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但難道泛民從政者就會比他們更懂?舉例來說,在今次《逃犯條例》修訂風暴當中成為「急先鋒」,更因「我要見指揮官」一段影片,令不少人對其刮目相看,紛紛稱讚其「勇敢」、「好型」的民主黨主席、立法會議員胡志偉,誠然在政治上願為民主自由衝冠一怒,但是,香港市民多年來追求的公平正義,從來並不只是局限於政制上的民主自由,更包括經濟上的民主,即讓整個社會的資源分配更符合公義均富的原則,勾勒願景,讓市民可安居樂業,重燃對香港前景的希望。在這個方面,民主黨多年來實在有愧市民所託。
 
民主黨近年在政壇的影響力誠然日漸式微,政府倒行逆施,不一定與其有直接的關係。不過,民主黨作為主要的反對黨,在經濟民生政策上,又有否真正為港人指點出不一樣的願景,從社會深層次矛盾批判港府的錯誤施政方向呢?似乎又顯然沒有。以胡志偉為例,在他剛就任民主黨主席不久後的2017年,曾於報章撰文批評前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於網誌提出的「新財政哲學」,任氏認為,政府應該打破公共開支的緊箍咒,適當增加公共開支。而胡氏則漠視政府的資源分配責任,全盤否定政府在經濟上的角色,與港府長期以來奉行的「大市場、小政府」施政綱領如出一轍,甚至變本加厲。
 
一直以來,港府理財態度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就是把全副心思耗費於財政支出劃撥之上,把「自由市場原則」奉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教條,對活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市民置若罔聞,對長遠的經濟發展亦闊佬懶理。胡志偉不批判這種荒謬的理財原則,反以「政府效率不如私人市場」為由質疑政府投資,轉頭又自圓「民主黨並非反對政府運用儲備」,立場搖擺不定,與胡志偉在金鐘面向警察,義無反顧的形象可謂大相徑庭。我們不得不問,胡志偉敢為自由衝冠一怒,他日又願意為港人享受住屋和社會福利的權利,再上前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