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章放厥辭 管治一葉知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行會成員李國章日前接受媒體專訪,大談對修例風波的看法。當中,他將問題根源歸咎於政治選舉及美國勢力,可見其錯判形勢。
特首林鄭月娥實應汲取六月浪潮的教訓,審視哪些非官守成員已脫離民情,並及早撤換之。

大批市民上街示威,行會成員李國章提出了兩個原因:今年有區議會選舉,明年有立法會選舉,故此有人藉持續示威來爭取選票;美國正與中國打貿易戰,故此藉打垮香港來打擊內地。

第一,這與社會的普遍理解不同。多數人相信成因在於《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欠完善,而政府自恃在立法會「數夠票」,竟欲強行通過,漠視民意。

第二,若說持續示威是因為將有選舉,言下之意不就是示威者被政客煽動?但眾所周知,新一代並不信任傳統民主派,甚至覺得他們迂腐、「阻住晒」。與其說年輕人上街是因為選舉臨近,不如相信他們是為了政治理念。

一般人不諳民情,並非問題。然而李國章作為行會非官守成員,其責正是在特首決策時提出可靠的意見。若然連行會成員也如此脫離民情,特首及其決策團隊自然容易錯判形勢,做錯決定。

7月9日,林鄭宣布修例草案「壽終正寢」。(梁鵬威攝)

李國章:市民不會信任獨立委員會

對於民間訴求,李國章亦有不少見解。舉例說,示威者、大律師公會、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等異口同聲,要求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清場行動及衝突成因,李國章卻認為不用,原因是若然社會不信任監警會,同樣可以不相信獨立調查委員會。

這種邏輯甚為奇怪,延伸下去,政府似乎甚麼也不用做,因為「市民就是不信任」。然而,當社會對政府不信任時,政府要做的應是重建公信力,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正是一個重要的嘗試。即使可能部分示威者仍然會不信任、不收貨,但最少此舉可贏回部分市民的信任,實有裨益。正如政策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在處理社會信用評級傳聞中,也明言知道市民對政府並不信任,所以願意多花時間解釋清楚。

為何政府成了熱廚房?

社會另一個聲音是要求官員問責下台,例如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和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就此,李國章的即時反應是「要找誰人補上?誰人願意出任?」言畢,他即笑了出來,似乎他也明白這個政府是「熱廚房」,是燙手山芋。

或許可笑,但這其實是可悲。香港重要官員即使做錯仍然可以留任,只因沒有其他人願意接手,這不可悲?這反映出,連社會賢達也對這個政府不信任,或者不樂觀,以至不願意為其效力。就此,管治團隊要說的不是反問「誰來補上」,而是反思為甚麼他們吸引不到人才。

問責官員的任免可能較複雜,但行會非官守成員的去留,卻是特首一人可決定。這次修例風波可見,不少成員脫離民情、錯判形勢,林鄭月娥實應撤換他們,重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