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未FC先Share——「真相」死因聆訊(二之二)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自六月引發修例風波以來,香港不但充斥假消息,而且許多人也放棄求真,可謂已進入「後真相時代」。若為「真相」召開一場死因聆訊,不難發現,兇手是我們每一個。

上篇:假新聞為何不脛而走——「真相」死因聆訊(二之一)

少女為示威者提供性服務、泛民議員牽頭在元朗鬧事、警察在荃灣投擲氣油彈、警察在地鐵站打死人……這三個多月,與警察和示威者相關的傳聞有增無減,部分言之鑿鑿,聲稱為「朋友的朋友」之言,部分則有相片和影片「為證」。

平情而論,許多人也知道這些都是未經證實的傳聞。它們沒有足夠事實基礎,也在社會廣泛流傳,因為正如前文指出,很多人已經對當前政治衝突有立場,容易先入為主地詮釋未經證實的資料,以符合我們的既有定見。

然而,我們作為資訊的接收者,將傳聞信以為真是一回事;將傳聞轉發出去,有分發布未經證實的消息,卻是另一回事。近月,許多人不只是傳聞的接收者,更是傳聞的發布者。當中許多消息至今尚未核實,甚至已經澄清為錯,可見我們都有分散播謠言。

社會蓬勃但未夠成熟

常言「謠言止於智者」,但要做個「智者」中止傳聞,原來不容易。其中一個原因在於,自六月以來,我們目睹這場政治爭議如何演變成社會衝突,並對政府、警察和示威者的責任等,有非常強烈的見解,所以當出現相關消息,我們便急於轉發,以此表達一己聲音。在一方面看,這是公民社會蓬勃的表現,即許多市民也關心公共事務,熱烈談論;但在另一方面看,這也反映公民社會不夠成熟,許多人轉發傳聞的時候不加核實,令社會充斥真假資訊,叫人眼花撩亂。

在上個世紀,社會資訊的發布仍然由電視台、電台、報章報導等傳統媒體主導,傳媒有「守門人」之稱,透過核實等工作為資訊把關,使新聞報道普遍有公信力。惟在廿一世紀,愈來愈多人不信任傳統傳媒,近年民粹政客更標籤傳媒報道「假新聞」,令傳媒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無可否認,不少傳媒有其立場,部分更見偏頻,但我們要做的不應該是推動傳媒進步嗎?可惜,許多人因噎廢食,索性放棄傳媒,轉而以社交平台或所謂的「民間記者」作為資訊來源。作為一個理念,「民間記者」是資訊年代的必然產物,便利資訊收集及傳播;但現實操作中,並不容易嚴謹核實資訊。面對社會重大爭議,情緒及立場更影響我們的判斷。最終我們看見的現象是,如真似假的消息充斥於網上世界,即使來自「民間記者」或稍有公信力的KOL,也會「炒車」。

雖然8月31日太子站「市民被打死」的消息未經證實,消防處亦澄清他們的人員並沒有見到死亡個案,但此傳聞仍以「希望炒車未FC」的方式廣為流傳,甚囂塵上。(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嚴謹FC第一手來源

由此可見,「真相」在香港陣亡,死因在於我們「未Fact Check,先轉發」的習慣。許多人轉發消息時不諱言「未FC」,而不嘗試核實或質疑內容,做法不負責任。也有些人以為消息只要加上「已FC」,或來自受歡迎頻道或KOL,便為可信。但所謂核實資訊,必須知道其第一手來源。資訊源頭若非有名有姓,至少也應該是有公信力的二手來源,例如某些電視台或報章的往績證明其可信,即使其匿名引述消息人士,也有一定公信力。若資訊來源多於一個,而且互相獨立,消息便更可靠。

這些看似顯淺但不易實踐的道理,稱為「媒介資訊素養」。在資訊爆炸的互聯網時代,如何判斷資訊是否可靠、如何閱讀主流和社交媒體等,均為學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2008年起,便在全球推廣「媒介資訊素養」。經常自詡資訊發達、走得前的香港社會,其「媒介資訊素養」不足的問題,在是次「真相之死」中可謂表露無遺。

或許有人認為,政治人物牽頭漠視真相,滿口謊言,社會才放棄求真精神;也有人以為,只要散布有利己方的消息,不管其為真或假,也能贏得更多人認同。這種盤算,其實相當危險,因為當社會進入後真相年代,最終遭殃的必然不局限於某一方,而是「大家都輸」:社會捨棄事實、「真相」陣亡時,便再沒有人能夠有立足點批判謊言或強權;誰人有影響力、有權力,便能夠編造有利自己的論述。正如耶魯歷史學家Timothy Snyder在其暢銷著作《暴政》中指出,後真相是法西斯的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