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記者遇襲 行徑無法無天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二(24日)發生多次暴力事件,包括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及《蘋果日報》記者分別遭暴徒伏擊。此等行為的意圖被視為恫嚇民選議員及記者,影響他們在其崗位上的工作。不論背後是否有人指示,襲擊行為均視法治如無物,社會必須嚴厲譴責。

▼▼▼立法會議員鄺俊宇遇襲過程▼▼▼

+1

周二早上,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於天水圍遇襲。期間三名男子拳打腳踢,其中一人以手機拍攝,事件疑為買兇打人。鄺俊宇後頸椎、手肘、面部受傷送院治理。同日晚上,一名長期負責進行反修例直播的《蘋果日報》女記者亦遭襲擊,施襲者期間提及「老細肥佬黎」,估計衝着遇襲者的記者身分而來。

事件疑為「買兇打人」

政治爭議令社會氣氛對立,或會令人聯想到事件與受襲者的政治立場有關,但警方尚未完成調查,社會不應過早下定論。相反,不論理由為何,任何人都不應施以暴力;暴徒光天化日下施襲,更是赤裸裸的藐視法治。

鄺俊宇乃民選立法會議員,若然他不是因為個人原因,而是因為其議員身分而被襲擊,事態更見嚴重。而暴徒施襲之時拍片為證,令社會猜測事件為「買兇打人」,企圖透過暴力令代表49萬名選民的代議士噤聲。這便不只是否定香港的法治精神,亦是漠視民主精神,以暴力取代代議政治。

事實上,鄺俊宇受襲之前已遭連番恐嚇。同屬民主黨的元朗區議員黃偉賢透露,早於上月16及17日鄺俊宇已先後收到恐嚇信件,26日辦事處被淋紅油。雖然各宗案件可能獨立而不相干,但鄺俊宇今次光下化日之下遇到襲擊,事件比起遭恐嚇嚴重得多,正如鄺俊宇形容為「非常大的荒謬」。就此,警方應加緊執法,將暴徒繩之以法,捍衛為選民發聲的代議士的人身安全,使其能免於惡勢力的威脅下履行職務。

鄺俊宇手踭、頸部及鼻子受傷,需戴上頸箍,由擔架床赴送天水圍醫院治理。(資料圖片/郭倩雯攝)

暴徒提及「老細肥佬黎」

遇襲的《蘋果》記者,事發之前亦曾被「起底」,受連番電話滋擾。周二晚上,她與胞姐前往秀茂坪一間快餐店吃飯,遭遇四名男子襲擊,拳打掌摑約30秒,期間提及「老細肥佬黎」,姊妹二人受傷送院。暴徒表明針對記者身分施襲,不但破壞法治,亦威脅新聞自由。

須知道傳媒肩負重責,監察政府及社會,新聞自由更受《基本法》保障,其人身自由不應因為工作而受威脅。7月無綫新聞工作者採訪期間被人襲擊,當時「01觀點」已指出即使政見不同,也「不能威脅記者的人身安全」。然而,這兩個月以社會的緊張氣氛似乎有增無減,各界對不同媒體的意見強烈,甚至充滿敵意,令記者工作艱難重重。有傳媒被稱呼為「黑記」,有的在工作期間遭警方驅趕,網上更有人設立「起底」網頁公開記者個人資料,滋擾記者個人生活,記者工作動輒得咎。

社會有不同政見,實為常態;媒體有不同立場,亦屬自然。透過威嚇甚至暴力手段,針對新聞工作者,無疑會令他們如資深新聞工作者劉進圖在2014年遇襲後所言,失去「免於恐懼的自由」。當不同傳媒的記者都要為其安全而擔心,等如將香港引以為傲的新聞自由推向懸崖邊緣。

《蘋果日報》女記者遇襲現場(資料圖片/香港01記者攝)

過去一段時間,我們看見暴力在香港變得愈來愈尋常,甚至有人會對暴力事件而拍掌。不難想像,在議員及記者遇襲後,亦可能有人會因為他們的反修例、反政府立場,而認為他們「活該」。此等想法無疑是「政治先於理智」,變相為施襲者吶喊助威,助長暴力。就此,不分「黃絲」或「藍絲」,社會都應該一視同仁,持平地看待暴力問題:任何人都不應遭遇暴力對待,任何人都不應該為暴力背書。

香港長久以來,依賴新聞傳媒監察政府,靠民選議員代表市民發聲。是次暴徒當街襲擊議員、記者,確實向社會發出危險警號。社會是時候不分立場,同聲向暴力說「不」,不要基於個人情感而支持施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