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教師冀訓練承擔 學生有此時間與空間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大香港學生能力國際評估中心(HKCISA)及香港中學校長會周四(16日)公布中學課程改革調查研究,調查發現超過八成受訪校長、教師表示未來課程最重要目標是加強「個人轉化及變革能力」。教育上有待加強的範疇眾多,但學生本已課業繁重,教師工作量大,要在現有課程再添加細節,對教師及學生而言是一大挑戰。

(資料圖片)

變革能力 正是教局所需

綜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及聯合教科文組織(UNESCO)提倡,學生「未來應備有的能力」包括「個人轉化及變革能力」,例如自主行動、承擔責任的能力,以及在不同群組中互動和處理矛盾衝突。HKCISA及中學校長會訪問共183位校長以及1,158位教師,八成至九成校長及教師認為,中學課程未來須加強上述能力之外,還要培養學生人文質素、尊重及包容多元意見和文化、以及明辨思維能力等。

以上能力當然為現今學生所需,對學生的未來成長而言必不可少,不過理想容易實行難。以現有學校資源,期望學生突然在多個範疇成績斐然,是非常難以落實的事情。中學校長會課程發展小組召集人李雪英亦指出,現今學生課業繁重,忙於預備考試;而教師課時緊迫,也難以撥出額外時間開展「個人轉化及變革能力」的相關課程與活動。若教局不從根本改革,增加教育人手,改革有如紙上談兵。

目前香港中學的「班師比」約為1:2.0,即每班學生僅可獲編配兩位教師,每位教師除了日常的上堂教書之外,僅有半日工時可以處理其餘工作,包括備課、改簿、帶課外活動、開科組會議等。學生的多元能力固然重要,為學生未來而作出應變的課程改革亦有其必要。但如果教局在繁重課程之中加入不同能力訓練時,僅增加教師工作而不撥出額外人力資源,教師將難以在學生成績、課業之中分身。

縱然未來教育需要改革,教師工作量大的問題仍須首先正視,教育界經不起重蹈2000年代的覆轍。在2000年代教育改革開始之初,時任教統局局長羅范椒芬回應教師工作壓力問題時,只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直指「如果有人不喜歡這個遊戲,又或者覺得手中的茶(教改)不是他想要的,便需要離開這個『廚房』(教育界)。」結果2004年,教改推行四年之後,香港教育學院研究及國際合作中心綜合調查發現,當時教師之中有接近兩萬人患上情緒病,2000至2500名教師有自殺傾向,其中逾九成認為壓力源於教改。無論教育界抑或政府當局對未來改革有着何等期許,但若對最根本的人手問題視而不見,再多討論也是徒然。

假如學生在學時間僅夠熟讀書籍應付文憑考試,教育局在學校加插再多「多元學習」環節,對學生而言也是浪費時間,被視為教而無用。(資料圖片)

考試未能應付 談何多元能力

更何況,在考試壓力巨大的香港社會下,學生在文憑試奪得多少「5**」,也似乎遠比學生的其他能力更加關鍵。縱然教育界知道改革應向學生「未來應備有的能力」而努力,但要怎樣說服學生將時間投放到考試範圍之外的「個人轉化及變革能力」,也將是難題。

香港教育的吊詭之處,正是一方面預期學生思考靈活足以應付未來的劇變,一方面卻將考試的雞精參考書硬塞入學生腦中。的而且確,香港社會競爭激烈,大學收生依據文憑試成績進行,情況難以一時三刻改變。但教育局仍須了解學生需要的已不僅是一張大學砂紙。假如學生在學時間僅夠熟讀書籍應付文憑考試,教育局在學校加插再多「多元學習」環節,對學生而言也是浪費時間,被視為教而無用。

故此要改變教育內容,就要改革評核機制。就「3322」的大學收生門檻而言,教育局可以由此入手。比如今次研究同時提到,課程及考評應更具彈性,讓學生發展多元路向。考評上,教育局應考慮將「3322」的要求放寛,以讓更多精於某科的學生,能夠在大學能夠繼續鑽研擅長科目。誠如OECD提出,教育既應讓學生具備「學生未來應具備的能力」,除了讓學生在中學時候努力讀書擠上大學,也應在職業訓練方面多加著墨,為青年提供多元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