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當社交網站較政府更獲市民信任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文大學醫學院本周二(18日)發表港人對新型肺炎疫情的風險感知及心理行為反應的研究。在1,168名填妥網上問卷的受訪者當中,只有16.2%認為政府網站資訊可靠或非常可靠,較傳媒、家人朋友、社交網站為低,不利推行防疫措施。政府固然要為此承擔責任,但市民亦要對流傳民間的訊息保持警惕,阻止謠言像病毒般擴散。

16.2%受訪者認為政府資訊可靠

新型肺炎考驗政府的管治能力。若然政府的應變措施縱有爭議,仍獲市民信賴及配合,便為最理想。惟研究結果反映,現況遠不理想。接近九成受訪者在政府等官方網頁獲取資訊,但只有16.2%認為可靠或非常可靠,比率低於電視、家人朋友、社交網站等渠道。最多受訪者認為來自醫生的疫情資訊最可信,達85%;其次是新聞廣播,達56%。

研究樣本非隨機抽樣,當然難以如實反映總體市民取態。但由市民網上填寫問卷,或許反映網上活躍用戶的取態,數據仍具參考價值。

信任度低 政府有責

大部份受訪者不相信政府資訊,後果可以嚴重。過去一兩星期,即使政府官員多番澄清物流暢通及物資充足,市民還是四出搶購,甚至不問價,深信只能民間自救。另外,部份檢疫中心遠離民居,不容易傳染病毒,地區居民和區議員仍然激烈反抗。

這不是單單一句「群眾受誤導」就能解釋一切。政府的防疫措施拙劣,也有份促成市民躁動。例如當局承諾採購口罩但未夠數,又任由零售商哄抬口罩價錢,當市民要通宵達旦排隊買口罩,加上謠傳物資短缺的信息流傳互聯網,缺糧、缺物資的錯覺便容易形成。若然政府及早介入口罩分配和銷售,民心相信安定得多,其他謠言亦容易制止。

政府應該明白,其未能取信於民,非始於疫情。公屋三年獲配屋的承諾愈推愈遲,覓地建屋仍是一紙空文,沙中線落成時間一延再延,監警會在修例風波後負責的專案小組報告仍未發表,種種關乎重大社會議題的承諾未兌現,又如何教市民相信政府會打好疫戰?

培養信任始於日常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8年曾指出,政府重建信任的方法包括,讓市民參與政策制訂、施政透明、積極公共投資、打擊貪污、前線政府職員提供適切服務等。當市民滿意政府服務,對政府便會更信任。這些板斧絕非新穎,相信官員深諳箇中道理,只是政府過往拙於實踐,禍果就在關鍵時候爆發。

在中大研究發表後數小時,特首林鄭月娥於社交網站專頁貼文,慨嘆謠言、假消息、抹黑和分化,增加了抗疫難度,要政府連忙澄清。至於市民,也要警惕謠言傳聞,切勿輕言相信。中大研究指出社交網站的信任度比政府還要高,但社交網站正正充斥不實訊息,例如誤傳有口罩派發,或者試用未經證實的抗病毒藥方等,禍害不容小看。疫症當前,我們更要鎮定,切忌自亂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