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要公正公正 政府、選民均有責任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立法會選舉將於今年9月舉行,立會席位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而且觀乎目前社會政局,以及去年區選的熾熱氣氛,今年選戰勢必更為激烈,同時必惹來更多的爭議。選管會周一(9日)就選舉指引諮詢市民意見,當中包括容許特定組群優先投票,及限制觀看點票市民人數等,率先掀起不少爭論。選管會必須做好準備,不論在形象上或操作上須盡量達致公平公正、公開透明,減少坊間質疑。

選舉指引的新建議爭議不斷。關於容許特定組群優先投票,馮驊表示基於去年區選經驗,多區票站出現人龍,當時票站主任已彈性安排身體狀況不佳、不能長期站立的選民進票站坐下輪候,故選管會建議今年票站主任可作安排方便70歲以上長者、孕婦及殘疾者投票,甚至作優先投票。馮驊強調此為實際需要,並無政治考慮。

平衡投票操作與觀感

選管會作對策照顧如長者、孕婦般具身體需要、未能排隊過久的市民,在道德上不失為實踐應有之義。但在此充滿對立、矛盾的政治氣氛下,改變投票市民輪候的優次容易產生有關公平的質疑。首先,有意見認為,任何市民進票站投票均須排隊,予特定群體優先投票或專隊安排會對其餘市民不公。另外,社會普遍有印象為長者是建制派的「鐵票」來源,故有人質疑讓70歲或以上長者優先投票會有利建制派選戰部署,政府要小心處理。

選管會公布選舉活動指引諮詢文件。(黃舒慧攝)

政府照顧特定組群的需要的同時,也要面對公眾的關注,政府在制定程序的設計、操作時,必須好好平衡兩者。選管會特別需要在向公眾解說的工作上多下功夫,例如有傳媒問及為何長者年齡門檻定為70歲,馮驊竟回應此為「表面上合適的歲數」,如此理據欠奉,容易惹來質疑。另外,有學者認為去年區選票站出現「長龍」的主因為部署準備不足,建議政府可以去年投票率作基礎安排更多人手、票站,相信有助減少輪候時間,這既為增加投票效率,以減低特定組群與公眾的輪候時間,亦可減少公眾質疑,不失為務實的折衷方法,選管會可以研究。

同樣道理,選管會研究限制觀看點票市民人數,亦須平衡有關操作與造成的觀感。馮驊指出,上次區選點票出現秩序問題,有公眾因不熟悉點票程序,導致出現如在票站喧嘩以至包圍票站主任等情況,故選管會建議因應票站大小,設公眾入內觀看點票人數限制,並要登記姓名及身分證。但有人批評,市民監察點票過程為公民權利,不宜過度限制。

以往市民未必有興趣監票,但目前高度緊張的政治氣氛下,必然有很多市民監注點票過程,對任何錯漏都相當敏感。這種情況下,固然可能導致點票過程混亂,若然有人在票站外集結抗議,亦可能導致點票混亂,此情況亦已於上屆區選出現。故選管會限制公眾進票站內觀察的人數,其實更重要是處理好現場秩序。為了平衡點票效率與公眾權利,選管會可考慮在限制人數的同時,附以直播點票過程以增加其透明度,同時減少市民的爭議。

選舉公平 市民有責

選舉務求公平公正,選管會有責任確保程序公開透明,公眾對此關注、監察亦是無可厚非。但公眾亦有需要保持理性,不應盲信坊間不加考證的猜測,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上屆區選有傳言政府因年輕選民重複排隊,特地另設「長者隊」讓長者優先投票,亦是促成投票混亂的原因之一,可見選舉要有效進行,選民亦須恪守自身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