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發大聯盟」唔炒人就夠?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成立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最近發起不裁員行動,據報獲4,200多家企業(包括200家港資企業)響應。香港首季GDP按年收縮8.9%,是1974年有紀錄以來最差,失業率則升至4.2%,創九年新高,在此情況下,所有「保就業」措施都值得歡迎。可是,「再出發」之真諦不應局限於不裁員,這只不過是短期之計,長遠之計在於針對香港的深層次結構問題作出大刀闊斧的改革,這就必然觸碰大企業的既得利益,考驗後者是否深明大義。

早於英治時代,香港便發展出「重商輕民」的結構,不單政府施政傾向工商界,社會運作亦高度依賴商業邏輯。原則上,只要工商界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相適應,這個結構便可維持,但如果兩者發生矛盾,便容易導致社會不穩。最明顯的例子是地產霸權,地產商壟斷香港的土地、經濟命脈,只要看看疫情下的食肆、補習社如何苦苦掙扎,便能感受到地產霸權下租金壓力對它們的擠壓。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要求大聯盟呼籲業主減租,反映她已注意到問題的本質,只是她仍然有氣無力地「呼籲」,沒有魄力向既得利益勢力「宣戰」。

大聯盟推動「唔炒人」運動,無疑踏出重要一步,但這就足夠嗎?我們不能再以傳統的想法去理解「再出發」,以為不裁員就夠,更重要是認清重塑營商結構的必要性。《香港01》曾呼籲政府推行某種形式的租金管理制度,旨在幫助小商戶在降低租金成本後「輕裝上陣」。平情而論,地產商或業主少收租金,利益必然受損,但他們的生活品質不見得就會明顯降低。相比之下,小商戶卻可獲得廣大的發展前景,即使將來再遇到反修例運動或疫情之類的不測事件,起碼可以憑藉較強的抗逆能力,減低受衝擊程度,不致於輕易倒弊,避免大批人失業。

長期以來,政府把香港的發展綁定在工商界身上,以致香港營商環境對大地產商、大企業、大業主非常有利。我們並不否定他們對促進社會發展的作用,但他們必須認清自己只是整個生態的一部份,其利益並不是絕對的。疫情之後,政府必須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大聯盟是否願意促成作為既得利益群體的業主們,為了香港的長治久安而適量作出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