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嶼山首發現疑似本港獨有蛾類 團體冀政府增加昆蟲種類研究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隨着大嶼山推動「明日大嶼」等發展項目,附近陸續進行基建工程,生態環境受到影響。過往政府的環境研究一直以哺乳類動物、雀鳥為主,卻忽略昆蟲及無脊椎類生物在生態上的重要性。有團體去年發起大嶼社區昆蟲及無脊椎類大搜査,協助記錄這類生物的資料,亦希望政府日後在發展前期工作時,能多加關注相關物種。調查中更首次發現疑似新品種飛蛾在東涌出沒,很大機會屬香港獨有的蛾類,亦首度發現有17種包括蟑螂及蜜蜂的昆蟲品種。

「環保基金『蟲』新發現南大嶼」大嶼社區昆蟲及無脊椎類大搜査 – 公眾參與調查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及環境運動委員會資助及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主辦。調查共有207人參與,於去年5月至11月間、在大嶼山多個地點,分三輪進行合共291次、共63日的搜査(即平均每日4.6次)。而恆常調查區包括東涌、梅窩和愉景灣;貝澳、水口、塘福及大澳則分別在其中一輪進行調查。

調查使用國際網絡平台iNaturalist進行紀錄。2008年至2020年期間,平台在全港只有35萬筆的生物生態觀察紀錄,而大嶼山的所有生物生態觀察紀錄亦只有約2.5萬筆。但在這次調查中,只花上63天便收集了近1.2萬個觀察紀錄。

164個達研究級別物種首次在大嶼山錄得

在這次的觀察中,調查員發現1,367個物種,當中有710個物種達研究級別(需要附有觀察日期、地點、相片、聲音紀錄及為野生動物非圈養,經iNaturalist平台使用者評估驗證後才能取得研究級別),更有164個達研究級別的物種紀錄,是首次在香港大嶼山地區內錄得。

調查中更首次發現疑似新品種飛蛾在東涌出沒,很大機會是香港獨有的蛾類。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博士蘇英健指出,找到物種後,便找來香港蛾類專家Roger Kendrick分析,發現有一種蛾類沒法其與該亞科中已描述的任何物種匹配。Roger Kendrick表示,需要採集樣本進行比對分析,故這個飛蛾品種有機會是在世界上首次被發現。此外,亦有17種包括蟑螂及蜜蜂的昆蟲品種中,是在香港首度被發現。

蘇英健認為,過往香港有紀錄的昆蟲及無脊椎類研究數據少。過去10年在iNaturalist已有的紀錄上,鱗翅目(如蝴蝶及飛蛾)恆常被觀察及紀錄,而直翅目(如草蜢)及雙翅目(如蒼蠅)則較少被注意。但今次調查打破既有現象,例如過往全港只有約900個「直翅目」的研究級別紀錄,今次則錄得195個同級紀錄,而「雙翅目」也錄得208個,數據較過往平均。蘇英健相信藉着這次調查,能補充本港昆蟲及無脊椎類以往缺乏的數據。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則提到,除了鄉郊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需要保護外,政府亦不應忽視一些已城市化的地方。他以是次調查為例,指出在梅窩及東涌這些發展中的地方,亦發現出多種不同物種,證明在城市化下,生物多樣性潛在價值仍然很高。他亦認為香港地區不乏稀有物種,例如香港獨有的水口出尾水蟲及鄭凱甄怪眼螢,都十分值得保育。他相信仍有不少本港獨有物種有待發現,希望政府在發展大嶼山時,在前期調查工作應進行更全面,並設立更多生物多樣性指標,保護更多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