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大西北市民跨區工作成額外負擔 區議員促推動原區就業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跨區工作是港人生活常態。現時新界西北有接近40萬工作人口,當中一半以上的市民均需要到市區工作,變相他們來回工作場所的時間較長,對一眾打工仔來說無疑是額外負擔。元朗區議會今日(16日)召開本土旅遊、經濟及工商業委員會,有區議員認為要加強推動原區就業機會,減省市民交通往來時間。

跨區工作是港人生活常態。現時新界西北有接近40萬工作人口,當中一半以上的市民均需要到市區工作。(資料圖片)

元朗區議員黃偉賢表示,區內大多市民都要跨區工作,不僅用了大量時間坐車,更要花上昂貴的交通費用。他認為政府需要幫助市民留在同區工作,鼓勵承辦商發展該區同時,亦能留有一定比例聘請當區居民,要求政府協助市民區內就業。

元朗區議會今日(16日)召開本土旅遊、經濟及工商業委員會,有區議員認為需要加強推動原區就業機會,減省市民交通往來時間。(曾鳳婷攝)

黎國泳認為,現時勞工處的線下平台發展不成熟,市民能取得招聘工作資訊的途徑較少,他希望處方能善用更多公共平台,例如和其他部門協作,在公屋、民政署、社署範圍內張貼更多就業資訊,令有需要的市民更容易觸及。張秀賢則對疫情影響下,區內因失業領取綜援的人數作出查詢。

社署代表指,根據1月至5月的資料,每月平均不多於100人因失業領取綜援。其中最高峰是116人,最低為64人,而區內現存的4個辦事處中,以元朗西近鄉郊的求助較多。

勞工處回覆查詢時指,處方透過轄下13所(包括元朗就業中心)、三所行業性招聘中心、「互動就業服務」網站及其流動應用程式等,為求職人士(包括在元朗區的求職人士)提供全面及免費的就業服務。處方亦與不同行業的僱主(包括在元朗區的僱主)聯繫,網羅適合不同學歷、工作經驗的求職人士的空缺、在不同地區舉辦大型招聘會及在行業性招聘中心和就業中心(包括元朗就業中心),分別舉辦行業性及地區性招聘會,協助不同背景的求職人士就業。求職人士可通過「互動就業服務」網站、就業中心或參加招聘會等,揀選及申請切合其需要的職位空缺。

針對提交文件中對元朗工業邨查詢,規劃署回覆指,元朗工業邨在《元朗分區計劃大網草國编號S / YL / 24》(下稱大網圖)上刻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工業邨」地帶。上述地帶的規劃意向主要是提供/預留土地以發展工業部,供香港科技園公司根據該公司所定準則挑選的工業機構使用。

規劃署稱區內將有22萬多個就業機會

根據署方以2016年為基礎年期的全港人口及就業數據矩陣,預計新界西北的就業人數會由2021年的約295,100,增加至2026年的約312,350。長遠而言,區內多個擬議大型發展項目,包括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約15萬個就業機會),元朗南發展(約13,630個就業機會)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約6.4萬個就案機會)等,將會為新界西北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以進一步改善區內的就案情況。

香港科技園公司回覆查詢指,截至2021年5月,元朗工業邨共有36家企業從事不同範疇的生產業務,包括醫藥生物醫學以及物流等工作人口超過5,000人。現時元朗,大埔及將軍澳三個工業邨的整體使用率逾九成。

微電子中心於兩年後落成 供約420個就業機會

科技園公司正於元朗工業邨內發展微電子中心提供約36,180平方米的樓面面積,推動智能生產,以吸納生產微電子產品及相關產業,例如先進物料的開發和試產。中心料於2023年落成,將有助應對業界對該類先進生產設備的需求並創造近420個就業機會,每年能產生逾6億元的增加值。此外,科技園公司正就在元朗工案邨西南面約15公頃的土地上擴建工業邨進行工程及技術可行性研究,探討有關土地的發展模式以配合高新科技工業進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