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鏡」流水響水塘人流旺過旺角 交通配套不足居民感困擾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近日粉嶺流水響水塘塘畔的落羽松逐漸變紅,不論周末還是平日,都有大批市民到場欣賞紅葉。不過,郊外人頭湧湧的同時,對居於鶴藪、流水響村約一百戶的村民來說是猶如惡夢。有區議員指,該處村民數十年來已經面對交通不足的問題,近期遊人與居民「爭車搭」,生活更是嚴重受阻,有長者甚至已一星期沒有出門。他認為,政府欠缺完善配套,令郊遊變成「擾民乞人憎」,呼籲遊人現階段盡量步行前往水塘。

有「天空之鏡」之稱的流水響水塘,一向都是行山熱點,在疫情之下加上落羽松樹葉變紅,大批郊遊人士為該處帶來海量車流和人流。北區區議員羅庭德指,本來鶴藪一帶近年每逢假日都有不少遊人,因此在周末小巴公司都會安排特別車予以疏導,但近日人群是「難以想像地多」,不論如何加車,乘客都上不到車,加上情況由只限周末延伸至平日都有,居民生活大受影響。

只依賴一條小巴線 泊車位嚴重不足

羅庭德表示,基於面積問題,流水響水塘的擠擁情況或比大棠更甚。他指,該處出入大多依賴一條52B小巴線,亦只有一排泊車位,相反大棠泊車位較多,亦有巴士可以駛入。而雖然他過往曾與巴士公司商討增加單層巴士服務,惟因流水響道的路面狹窄層,巴士不能駛入,因此即使巴士公司願意配合仍無法增加交通服務。羅於去年7月曾在區議會上建議研究擴闊流水響道車路,但當時運輸署表示需考慮包括人流、車流、現場環境和成本效益等,至今未有進展。

「郊野公園範圍固然全香港人都可以去,但冇完整配套,就變成對居民嘅困擾。」羅庭德批評,政府的政策以需求主導,未有好好規劃地區,又舉出日本一些觀光地點作例子,指在某些季節景點一帶的車路只開放予居民使用,如遊人要前往就需步行。他認為,如何平衡居民需要和其他市民的出行自由,是政府部門需要考慮的事。他又指,除了長遠的交通規劃,短期內亦希望流水響水塘一帶會如大棠般實施交通管制措施,同時呼籲遊人如要前往,可經沙頭角公路或者由大埔和鹿頸步行而至,以減少人流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