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上水】 昔日上水上班族遊行中揮港英旗 批九七後生活變差

撰文:郭藹盈
出版:更新:

反修例風波延續,7月13日「光復上水」遊行在上水舉行,表達對「水貨客」為北區居民生活帶來負面影響的抗議,要求「踢走水貨走私,還我寧靜社區」,引發多人參與,群情洶湧。
遊行途中,一面「港英旗」在人群上方揮動,格外顯眼。揮動港英旗四十多歲的區先生多次參與「光復上水」遊行,2012年早見有上水人揮動旗幟,他指這次亦是延續多年光復運動的景象。
(封面照片:郭藹盈)

揮動港英旗    表達中港不同

區先生不是上水居民,但1997年至99年在上水工作,對此地有感情,故此當上水受水貨客問題困擾,他積極參與多次「光復上水」行動。2012年網民首次號召「光復上水」行動,首兩日約有350人聚集於港鐵上水站,2013年與2016年再次有數次聚會示威,分別有數十人參與。

2019年「光復上水」行動與7年前相似,要求驅逐水貨客,呼籲當局正視水貨客在區內造成的問題。(網絡圖片)

區先生曾參與2012、13、16年的「光復上水」遊行,他稱是次遊行再揮動港英旗是延續12年運動的景象。「港英旗第一次喺度(上水)出現係七年前,係一個標誌性開始。光復上水,當年有隻旗存在,到今日都有。」2012年9月「光復上水」行動第二日,有示威者高舉港英旗,獲媒體廣泛報導。他稱當年此舉是為表達中港不同 ,令「中央政府有激烈反應」。

區先生揮動港英旗的另一個原因,為對近年民生問題的不滿,由此引起對殖民時期香港的懷念:「97年前,香港係真正國際大都會,22年後,香港再次引起國際注目。但97年後生活越來越差。」

2019年1月,民主黨曾發起「反水貨遊行」。(資料圖片 / 張浩維攝)

比當年「光復」更熱烈 25歲以下年輕人成主力

今年「光復上水」行動參與人數較往年增加,以往有數十至數百名參與者,而是次遊行發起人梁金成稱13日的行動有三萬人參與,警方則指遊行最高峰人數約有4000人。區先生認為今次「光復上水」較以往「特別熱烈、熱情」,「人數今次最多,之前三、四次住上水的朋友要動員,邀請其他人入來一齊遊行」,他表示這次朋友沒有動員,喜見這麼多參與者。

他認為年輕人成為這次行動的主力:「以前最多係我哋呢個年紀,40至50幾,大部分係上水嘅街坊同居民,今次最多係25歲樓下嘅年輕人。做咗七年地區工作,反水貨,香港居民終於覺醒。」他稱見年輕人成遊行主力感「老懷安慰」,「(當年的)後生仔長大成人,開始(對政治議題)有切身感受,以前無咁多年輕人。」

13日「光復上水」遊行,當中有不少年輕人面孔。(黃偉民攝)

他繼續講述是次「光復上水」與往年的不同,「以前有(衝突事件),但最後好快平息,警方會主動隔開啲人。」他說:「行過路線,警方以前會留低某啲路線,畀一個公共空間佢哋(水貨客)分貨,今次一個都沒有」,是次示威者在遊行期間佔據兩條行車線與人行路,他稱:「以前行過路線,唔會搞到所有(舖)唔開,啲舖仲會擺起度(擺賣),仲有一小撮水貨客仲分緊貨,今天完全無,所有都被迫休息。」遊行期間,區內多間受水貨客歡迎的店舖皆沒有開門,部分貼出「休息一天」的告示。他又指,「非參與者攻擊(參與者)今次幾乎無。」

不少藥房從早上起關閘休息。(羅君豪攝)

反「逃例」與「光復上水」有莫大關係

區先生表示《逃犯條例》修訂影響持續至今,包括參與「光復上水」的人數。他擔憂修訂影響深遠,甚至影響未來舉辦「光復上水」行動的可能性。「如果條條例通過,上水作為最接近中國大陸嘅地方,未來發生咩事,可以不經審訊,直接拉返大陸。」他對中國內地司法制度並不信任,認為內地有「任意執法」的問題,同時他認為「中國有『顛覆國家政權罪』、『尋釁滋事罪』,如果《逃犯條例》通過,隨時影響今天嘅活動。」

現場示威者在遊行期間氣氛熱烈,口號不斷,除了「光復上水、驅逐水客」以外,還包括針對警方清場言行及相關民建聯與鄉議局的反對口號,例如「黑警、隻揪」與「禮義廉、最無恥」等。針對不同議題的口號聲此起彼伏,區先生認為「光復上水」並非遊行的唯一訴求,另一個讓市民上街的原因是「(區)議會失效」。

「上水(區議會)由建制派壟斷咗20年,傳統反對派、民主派唔可以喺呢度(上水)影響政府決策。」現時北區區議會中,民建聯、工聯會與鄉事會佔總議席的63.6%,有強大的地區勢力。他質疑建制派與大型企業之間有利益瓜葛,又斥建制派、鄉議局「與水貨客產生共生嘅結構關係」,包庇水貨客,影響上水居民的基本生活。

遊行期間,除了表達「杜絕水貨客」意見的標語,還有人舉起「獨立調查 還警清白」的標語表示對警方在早前反修例運動涉嫌使用過分武力的不滿。在場者也舉起梁天琦的照片,表示梁天琦曾抗議北區水貨問題。(羅君豪攝)

普通話水貨客持續增加     改變區內購物格局

是次遊行表達對水貨走私、擾民的不滿,區先生認為令香港水貨客問題出現的源頭是2003年所簽訂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協定》(CEPA),由此帶來自由行與水貨客,「上水居民受影響,平時地方擠迫,嘢食又貴。」

區先生認為與12年前首次「光復上水」相比,現時區內水貨客問題更加嚴重,他稱「水貨客多咗好多,好多講普通話。」他多次遇見講普通話的水貨客,認為他們並不是香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而是得到居留權的內地人,或是拿簽證下來的深圳人。

他認為上水的購物格局因水貨客而改變,往昔迎合本地人的店舖結業,受水貨客歡迎的店舖進駐。「以前無咩藥妝,依家有好多。餐廳都係迎合佢哋(水貨客與自由行),例如多咗麻辣嘢食,麻辣唔太適合香港人飲食口味。」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遊行路線途經的新康街、龍琛路部分地舖,2018至2019年度租金按年升幅高達約5%至15%。

上水水貨客走私問題嚴重,他們長期阻塞街道,並帶來噪音困擾。(資料圖片 / 林若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