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解離,令人遠離日常痛苦的病 醫生:15年僅見3人患多重人格

撰文:陳銘智
出版:更新:

看過沈月的訪問,讀者也許會問:甚麼是人格解離?幾個人格共住同一個身體,是否就如大眾從電影所看到的患者形像,那麼危險和不可預測?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說,人格解離成因其實與童年創傷、日常壓力有關。患者透過分裂人格,或者轉化成身體徵狀,令他們遠離日常生活中的痛苦。然而,患者本身、家人對此認識不足,往往未能第一時間轉介到精神科專科。「當了15年精神科專科,人格解離患者一年碰見的一隻手數得晒。解離當中的多重人格障礙,更是15年只見過3個。」

根據2015年全港精神健康普查,香港一般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是13.3%,即全港700多萬人口中,便有100萬人受精神問題所困擾。不過,現時香港未有人格解離患者的統計數字,相關研究亦因為與醫生對口的患者太少,而遇到限制。

都市人身體健康,還要精神健康。在精神科專科醫生看來,都市人的生活模式如長工時,休息不足等,都會增加壓力。如管理不妥,情緒可能會出現偏差。(余俊亮攝)

逃避壓力與創傷

「每一個人有很多部份,性格、身份、記憶、感受等。一般情況下是融為一體,即想法會控制行為,記憶會令我們對某事某人產生特別感受。解離症患者將它們分裂。」黃宗顯說,多重人格只是解離症其中之一。他曾經遇見一個大學研究員,家庭壓力及工作壓力太大下,有天突然出現解離性漫遊症(dissociative fugue)症狀。她失去聯絡一、兩日,猶如夢遊。「醒來」時只知道自己身處一家酒店,買了三日兩夜的套房。沒有漫遊期間的記憶,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回家,而是像變了另一個人。家人知道後,最初只以為她被人下藥,抓到酒店去。

除了壓力,創傷亦是導致解離的重要原因。他遇到一個在工業意外中受輕傷的工人,工人的眼沒受傷,只是意外時看見強光。然而工人失明了,只感受到光,看不清楚。眼科醫生證實眼睛沒問題,直到轉介給黃宗顯,工人聽見黃宗顯不小心掉落筆蓋,下意識幫忙拾回。「其實他沒有真的失明,而是他藉由身體反應逃避內心創傷。」

【一件事:性侵】14歲遭性侵後人格解離:現在我只能看強暴片自慰

找出嘗試「醫治」的主人格

至於多重人格障礙,是否真如大眾看電影認知般,往往是危險人物?黃宗顯說,在香港,與醫生對口的多重人格患者較少。治療過程並不驚險,只是醫生需要十分細心。因為第一次遇見患者,醫生未必立即確認到眼前的人,是否以主導的人格來見面。故此,醫生會詢問患者的家人、伴侶和朋友,了解在生活其他面向的患者,還有多少個人格。

「我見過其中一個多重人格患者,有4個人格。不一定要用藥,我會以支援性的心理治療,提高患者的病識感。令他們明白自己精神和身體狀況。也有文獻提到,催眠能夠整合他們分割開來的人格。」他說。

【一件事】少女身體住了6個人 多重人格變換「私自」出軌不受控

認識自己 是預防方法

儘管黃宗顯治療過的人格解離患者較少,但解離的背後成因:創傷和壓力,與都市人生活環境息息相關。他說,香港住屋環境密集擠迫,單是鄰居的噪音已經是一種困擾。加上香港人工時長,休息時間不足,工作壓力大。家長外出謀生與子女溝通不足,教育制度等議題亦影響青少年精神健康。

「就像那個大學研究員,她的解離性漫遊只發作一次。事後她開始閱讀解離,以及管理情緒壓力的資訊,進一步認識自己。而如果是知道自己早年曾有創傷經驗,他或身邊家人可以向專業社工和心理學家見面,及早預防,以免情緒持續出現偏差。」他補充,普遍而言,都市人若想保持精神健康,貼士是充足的睡眠和運動,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網絡。

黃宗顯醫生認為,要加強公眾教育,促進大眾對解離性疾病的理解,不用僅靠流行影視去了解解離症患者的生活。(余俊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