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A】UFC 等機構的稱重制度應如何才能保障拳手健康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圖片擷取自 YouTube

近日,本來於UFC中量級作戰的Luke Rockhold,說自己已經忍受夠減重之苦,往後會升重到輕重量級比賽。尤其是說當他年紀漸大,就更難減重及回復。而他也指出現時減重影響了自己發揮,所以升重有理。

大部份搏擊比賽運動員都會選擇於比自己正常體重低一到兩個量級的層級比賽。減重一直是搏擊運動員其中一個最辛苦的過程,甚至有時比起比賽更加危險。過去,不少選手因為急劇的減重,而出現嚴重身體問題不能作賽,甚至有生命危險。

今天借此機會跟大家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和解決方法。

 

現時減重的問題

在One FC關於減重的新聞稿中提到:

在相同體重比賽的規則下,格鬥運動員為了在比賽中獲得競爭優勢,通常會在賽前進行脫水減重,例如連續三天甚至更長時間在賽前進行殘酷的節食和脫水,而當達到體重標准後在通過攝取流食或者直接選擇靜脈注射的方式快速恢復體重。這種行為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並容易導致運動員身體透支誘發疾病。
因為儘管脫水減重的野蠻方式能夠讓體重迅速達到體重要求,但再次補充能量不能保證人體機能細胞中所有的電解質達到平衡,從而對身體的部分功能造成影響,甚至影響職業生涯的長度。

如圖片中的Daniel Lima,他在上年10月於日本參加 Pancrase 290,就因為在兩天內減去16磅,以致他在稱重時連站也站不穩,要隊友攙扶才完成稱重。最後比賽他亦以一致判定敗陣下來。

同樣是上年10月,UFC 216 中,Kevin Lee 挑戰冠軍 Tony Ferguson,也差點因為 Kevin Lee 未能降至155磅而受影響。當時 Kevin Lee 要在24小時內減重19磅,而他雖然最終成功過磅,卻輸了比賽。而同場比賽的 Nik Lentz 則更為嚴峻 - 他因為減重而引起身體不適要入院,導致比賽取消。

這種因減重問題而引起身體嚴重問題的情況時有發生,以致於大家都有點「習以為常」。不過,這確是個可怕的「常見現象」。

 

即日稱重是否可能?為何不升重?

當然「即日稱重」,也就是稱重後很快比賽,不給予時間讓選手回復,可能是能減低極端減重情況的方法。在一些業餘比賽中,確是有這個做法。

但這個方法的阻嚇力,某程度上是種「賭博」:就賭選手覺得減重後短回復的優勢,沒有自然體重帶來的優勢大大。但萬一有選手覺得還是減重優勢大呢?那時候問題就更嚴重了,因為選手連那一天的回復時間都沒有。

不給選手足夠時間回復,不代表選手不會減重。因為減重的原因除了因為有體重優勢之外,也有可能是因為戰績的歷史原因。例如上文提到的 Kevin Lee,他19歲時就已經打比賽,打的正是155量級。現時他25歲,經過訓練和成長,體重一定有上升,但他一直就在155磅作賽,如果他升重的話,就某程度上等於放棄了過去的戰積。

如果他已經贏過 UFC 輕量級冠軍,更再無敵手,那樣他升重就是挑戰;但他現時的成積,升重除了要面對更重的對手,而自己也要再次排隊,對選手而言其實或許不是個合理選項。如果 Luke Rockhold 年輕5年,大概也不會說自己再忍不了減重之苦。

 

開新量級?

如果開新量級,例如開設165、175量級,那麼選手就更易選擇適合自己原本體重的量級比賽。按現時 UFC 的選手數量,確實開新量級是可能的。

但問題在於,開新量級或許會令情況更嚴重。例如一位205左右的拳手,不會去想打155的比賽,但當165量級出現,他或許會作一下嘗試,結果面對的問題亦一樣。

另一點是,開新量級會把人材分散到不同量級,以致冠軍賽及每條腰帶的可銷售性及價值有所下降。單單這一點 UFC 已不太可能這樣做。

 

「行走體重」系統(Walking weight)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不同組織都有不同的規則去保護運動員。One FC 就使用了「行走體重」監察系統(Walking weight)來防止極端減重的情況。在這一體系下,運動員不能通過脫水減重來達到比賽體重要求,而需要經過一個長時間的漸進過程來控制體重。

與其他比賽前一日,甚至當日才稱重的做法不同,行走體重的關鍵在於持續監控選手的體重,避免選手使用過激的減重方式。

組織對選手的體重作持續監控,選手需要定期在網上提交日常體重及訓練體重,亦會採取隨機檢查,再根據資料,於比賽前八周鎖定選手的比賽量級。至比賽周,選手需要每日稱重,並會檢查選手的小便比重(即小便濃度)以確保選手未有過度脫水,選手必須確保每日的體重及小便比重達標,以 One FC 為例,它會在比賽前三小時為選手最後一次檢查。

如果選手打算轉至其他量級,則必須在下場比賽的八星期前提出,而且需要經過體重及小便比重測試,醫生亦可以提出更多測試,以確保選手是在健康的狀況下減重。

另外,醫生亦可為拳手設下最低參賽量級,以防止像 Anthony “Rumble” Johnson 那樣要減50多磅到170量級的情況發生。

當然定期監察選手需要大量的資源,並不是每個 MMA 組織都能夠做到。One FC 率先使用這個方法,確實是對整個 MMA 圈的好事。UFC 作為龍頭,也應研究一下這個方法。兩年前UFC 投入了大量金錢於反禁藥,而其實除了公平性,選手健康亦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