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博物館辦「黃金展」 展出阿富汗皇妃近億元金皇冠

撰文:李慧筠
出版:更新: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今天(7日)公佈2019年工作計劃,當中包括將在旗下博物館推出不同重要歷史及文藝展覽,其中「阿富汗古文物展」及「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分別展出阿富汗部分過億金器和訴說250萬年人類發展史的100組文物,從每件文物可以窺探古老時代的故事,喜愛歷史及文化的市民不容錯過這趟鑑古知今的文化之旅。

這頂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金皇冠價值九千萬餘港元,估計為皇妃配戴的飾物,每片金片十分薄身,並釀上寶石,足見其工藝造詣。(圖片:康文署)

首次合作 展示阿富汗館藏值過億金器

康文署今日與傳媒茶聚時,透露香港將首度與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合作辦「阿富汗古文物展」,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231件(套)阿富汗館藏文物,當中超過一半為金器,其中包括估值過億港元的金腰帶,其餘不少展品亦價值約九千餘萬港元,展期為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

展覽會展出估計曾由皇妃配戴過的金皇冠。皇冠由不同形狀、經打磨的薄金片和寶石組成,估值九千萬元,是公元25至50年文物,「可以想像到戴上頭時,皇冠金片會搖擺。」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黃秀蘭指,今次展品囊括公元前2000年至一世紀的文物,比如皇冠就是在四個當地考古遺址中發現的墓葬品。

阿富汗古文物展將會展出231件(套)古文物,當中超過一半為金器。(圖片:康文署)

黃秀蘭特別提到,阿富汗位於絲綢之路中樞位置,鄰近中國、古波斯等地,文物呈現當地草原文化,如何結合古希臘、羅馬和印度等地文化。「市民可以看到文物如何因當地內戰遭受破壞,後被博物館人員拯救並巡展的故事。」這批展品早前巡迴歐洲、美國及大陸展出,黃指香港作為中國最後一站,會搜羅中國不同省市相近時期出土的文物在展覽中作對比,印證兩地的相互關係。

館藏價值不菲,黃秀蘭稱阿富汗方面已要求在展場加強保安,館方除恆常為展覽購買保險外,會評估情況再考慮入場安檢等問題。

今次展覽將展出為大家所熟悉,由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創作的《神奈川沖浪裏》。(圖片:大英博物館托管會)

大英博物館100件展品:最老的新石器時代「石斧」

看過阿富汗古時的金碧輝煌,亦可留意香港文化博物館再度與大英博物館合作,在5月18日至9月9日展出「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以260件即101組文物訴說250萬年人類發展史。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盧秀麗指,最古老展品為新石器時代坦桑尼亞、用作獵食的石斧,被視為人類文明的重要象徵文物。

盧秀麗特別提到來自約公元前2500年伊拉克的「烏爾軍旗」,展品由波斯灣貝殼、印度紅大理石等砌成,「軍旗一面展示打仗時期,另一面展示和平時期,兩面均印證了當時社會不同階層的狀況,比如古代坐在椅子的人,即是今時今日的Chairman(主席)。每件文物是工藝品,也是藝術品,背後都有故事。」

其他不容錯過的藏品,還包括大家熟悉的1831年《神奈川沖浪裏》、由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創作的著名木版畫,14世紀估計來自西班牙、用作觀星計時的「希伯來星盤」,16世紀初至19世紀來自尼日利亞、印證奴隸制的「五十枚『馬尼拉』貨幣」。盧秀麗說,今次展出難度較大,因為展品類別跨度大,相信可為公眾帶來更多人類發展史知識。

展覽另一亮點是設有「香港版本」作對照,盧指展覽會以香港1935年一天的歷史作焦點,以場景展出不同香港故事,「當年有不同社會新改變,比如全面禁娼、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大廈落成等大事。」

致敬逝世饒公 與饒家合作展私人書信

國學大師饒宗頤去年與世長辭,文化博物館將於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策劃「饒宗頤的故事」展覽(暫名),希望更全面地向這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國際知名學人致敬。今次展覽將與饒家合作,匯集各地展出的饒公物件,包括他的私人物品,如法國文化部餽贈的襟章、與朋友往來的書信等,盧秀麗希望展覽同時為公眾帶來百歲饒公如何透過瑜珈養生、練字靜心的一面,讓大家更了解這名本地哲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