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熱.一】六百歲紫禁城年輕化 古老宮殿迎來另類熱潮

撰文:張家佳
出版:更新:

剛剛過去的元宵節,內地民眾的視線都被一場燈會吸引,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九十四年來首度舉辦「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讓民眾夜遊故宮,為內地掀起新一波「故宮熱」。近六百年歷史的故宮(又名紫禁城),曾是中國最高權力中心,也是明清兩朝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一直是熱門景點。然而,今日的「故宮熱」卻另有意涵。綜藝節目《上新了.故宮》也帶來啟示。這個由明星帶領觀眾探索「皇帝秘密花園」的節目,從角色扮演到表現形式,都予人耳目一新,跟近年由故宮衍生的文創產品相似,為「故宮熱」加添註腳。故宮熱到底是轟轟烈烈的傳統文化復蘇?還是市場營銷的成功案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尚未建館就陷入爭議,如今能否憑藉這股熱潮正名?中國歷經數千年歷史長河,新故交替,故宮的意義隨世代更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出路如何?或許趁着這一次探索能夠引發幾許思考。

外地人來北京,首選的旅遊打卡點必屬故宮。(視覺中國)

外地人來北京遊玩,無不例外會選擇參觀故宮。這座舊稱紫禁城的宮殿,金碧輝煌,紅牆宮裏萬重門。詩詞有曰:「角樓飛檐,風格綺之班宗;銀波粼繞,氣抒匠之天成。」故宮三大殿,九千餘間房屋,既是中國最大的歷史博物院,更是全球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堪稱明清文化的重要承載體。

近年,清宮劇集深入民心,故宮成為民眾熟悉的古代宮廷場景,電視節目及紀錄片為大眾普及了傳統歷史文化,故宮甚至成為文創產品的設計元素,滲透在日常生活中。拋開昔日模糊含混的刻板印象,如今人們對故宮的認知漸漸起了變化,並且在現今社會獲民眾廣泛關注,形成另類「故宮熱」。

故宮在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行「紫禁城上元之夜」,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來第一次在晚間免費開放。(視覺中國)
+6

故宮「上新了」 御貓即成「網紅」

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電視台聯合製作的明星真人騷《上新了.故宮》(簡稱《上新了》),第一季剛剛播完。古老莊嚴的朱門外,現代跑車急速駛過;畫面在斑駁的宮闕城牆和高科技的錄影廠之間交錯切換,時下人們喜愛的流量明星走入紫禁城深處,一邊親自探究沉睡百年的明清文物,一邊帶領年輕設計師及學生設計周邊文創產品。節目通過明星實地探訪和重新演繹歷史故事,介紹故宮典藏的文物和隱秘的空間。《上新了》播出以來,在52城收視率為0.9%,位列周五衛視晚間時段首位。

有評論指出,《上新了》讓故宮徹底年輕化。的確,它的形式與眾不同,在某程度上回應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4年3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的演說:「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該節目讓明星代表大眾,在遊覽故宮的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再由專業工作人員解答,讓非專業人員參與討論學術話題,通俗化的形式讓故宮「活起來」。

「我就像那個參觀者,甚至可以進入一些目前暫未能開放的區域。」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講師胡光明主要研究明清宮廷文化,他接受《香港01》訪問時分析,《上新了》通過攝影機,讓觀眾有如親身走進故宮,並且透過平民化的視角觀察,「例如當中的御貓形象,就是利用互聯網熱議話題,再引入節目。」

宮廷御貓的歷史可追溯至明代,當時有豢養鳥獸風氣,並設貓兒房管理貓事,相傳清代後宮妃嬪亦愛養貓消遣。現時,在故宮博物院居住的故宮貓,相傳部分是宮貓的後代。近年,故宮博物院推出以「萌貓」為題材的文創商品,並造就一批「御貓網紅」。《上新了·故宮》及《我在故宮修文物》都可找到故宮貓穿梭其中的鏡頭。
御貓(《上新了,故宮》劇照)
+4

官方《人民日報》在2018年11月發表題為《故宮上新了,文化走心了》的文章,評論這個充滿朝氣的綜藝節目,讓高高在上的故宮走下了「神壇」。節目的表現形式印證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館長霍萊因(Max Hollein)的經典名言:「博物館的多元性不僅僅體現在藏品中,更體現在介紹世界文明時提供的多種敘事方式。」

毫無疑問,《上新了》吸引廣大群眾關注故宮,而且當中不乏年輕人。節目其中一個環節讓學生參與設計文創產品,胡光明認為有集思廣益的意味,年輕人在創作過程中,認識故宮歷史,回望傳統文化,可視作積極的導向。

追本溯源,故宮在大眾媒體走紅早已並非新鮮事。早在2005年,大型紀錄片《故宮》就將這座宮殿的建築藝術、館藏文物及歷史文化等各方面展示給大眾。《故宮》縷述那些不為人知、真實鮮活的人物命運和歷史事件,電視觀眾用比較直觀的方式觸及歷史跳動的脈搏,無疑是驚喜的。但是,嚴肅的歷史紀錄片還是讓人難以消化,有關故宮的一切,猶如被歷史塵埃掩蓋已久的瑰寶,稀世卻存在距離。

大型紀錄片《故宮》海報。(網絡圖片)

再回看已經踏入互聯網時代的2016年,由蕭寒執導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卻在年輕人聚集的次文化視頻網站「嗶哩嗶哩」(bilibili)爆紅。這部本來定位為科普類型的嚴肅紀錄片,因為其中講述的故事奇妙又偉大,產生了不一樣的化學效應。文物修復師在太和殿門前廣場緩緩騎着自行車,這個畫面令人聯想起電影中的末代皇帝溥儀;他們更在宮殿天井悠閒餵御貓,偶有閒情逸致便和記錄員饒有興趣介紹院子的花草樹木。就像紀綠片所言,很多人以為修復文物是隆重而小心翼翼的「節目」,但在文物修復者眼中卻是稀鬆平常。這種意想不到的反差和平實趣味,處處透露出文物修復師的從容和謙遜,在當下充斥流行快文化的社會,予以年輕人截然不同的觀感。

清宮戲的萬人空巷效應,再一次讓故宮走紅。《甄嬛傳》、《延禧攻略》熱播,吸引粉絲去故宮一探當年娘娘的住所。位於浙江東陽小城的橫店影視城因為複製了故宮大部分主體建築,成為2018年國民出遊的熱門地點。故宮的遊覽量大增,攜程旅行網的數據顯示,去年8月份預訂故宮門票的環比增長一度超過40%。「故宮熱」為當下中國人帶來一場全民歷史狂歡,惟狂歡背後,這股熱潮帶來的影響,似乎在悄然改變。

清宮劇例如《延禧攻略》等熱播,為當下中國人帶來一場全民歷史狂歡。(視覺中國)

上文節錄自第153期《香港01》周報(2019年3月11日)《故宮熱背後的傳統文化「復興」 當談論故宮時,我們談論什麼?》,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香港01》周報故宮相關文章:

【故宮熱.二】化身大IP衍生熱商品 文化傳承還是過度消費?

【故宮熱.三】故宮熱帶來的思考 傳統文化的重煥新生

【故宮熱】西九故宮興建 中華文化該如何落地香港?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