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見證武打電影興衰 特技人吳永森:以前真跌真打真傷

撰文:黃雅婷
出版:更新:

醉心武術,在這個年代聽來好老土。現在的人興趣是打機、足球、模型和車,吳永森偏偏脫俗,他什麼都不好,最愛武術。才幾歲人仔,就在電影院裏的米奇老鼠和李小龍之間,挑選了李小龍;做了「小學雞」,更偷偷上武館學習跆拳道。習武幾年,索性加入電影圈,成為洪家班的特技人,拍過多部經典電影及劇集,如電影《忠義群英》、《洗黑錢》、《流星.蝴蝶.劍》、《神經刀與飛天貓》、《霹靂火》、《急凍奇俠》,以及亞視劇集《精武門》與外國劇集《The Monkey King》。攝影:鄧倩螢

最後,他回歸武門,拜李小龍第三代徒弟John Ladalski為師,自立門戶,在鬧市大馬路的邊上唐樓開設截拳道館。武館大隱隱於市,於無人上課的午後,半百有六的他染着一頭黑髮,穿着小背心,重播李小龍的電影,那些台詞和動作,他比誰都「滾瓜爛熟」。

「別人看李小龍的電影,看的都是劇情,但我看他,看的是他的腰,他的腳。我熟到入腦,我要把他的功夫背進心中,熟到可以拿出來練習。」吳永森笑道。徒弟都叫他森師傅,年屆56歲,一頭黑髮下皮膚光滑,別說老人斑,連雀斑都沒有,時不時跑美容院,拿着李小龍的照片,叫人替其紋上雄赳赳的標誌性濃眉。直到現在,森師傅的手瓜還是粗過大多數的年輕小伙子,紮起馬來,一拳打到沙包上,結實得一聲巨響,「呯」,他得意地笑了─不然,叫什麼習武之人呢?習武之人的拳頭就應該這麼硬。

吳永森拜李小龍第三代徒弟John Ladalski(中)為師。(《The Chinese Stuntman》劇照)

武館如其人 流露赤子童心

和別的武館不同,他的館如其人,充滿童真與赤子之心。甫進門,就看到周圍放滿李小龍的模型公仔,收銀處旁有一個如樓盤模型般大小的星戰軍艦模型,迷你黑兵和白兵在作戰。武館四周的牆是好吃的柳橙色,上面貼滿李小龍的復古畫像,鏡牆上釘着兩個八卦,說是截拳道的圖騰,與道教八卦不同,截拳道的多了兩道箭咀,有循環不息之意。最醒目的還是武館放着詠春木人樁,與掛在旁邊的一套穿得鬆垮的李小龍黃色緊身戰衣,以及釘在周圍未開刃的蛇刀、虎爪刀與木棍。

館內陽光通風的角落,地下鋪了寵物尿墊,擱上放了水與狗食物的碗,然而,擺了大半日還是沒狗去碰。旁邊正是那隻睡得正熟、食慾不太好的瘦小白色老狗。吳永森一聲聲「阿Lo阿Lo」地叫牠,但狗照樣還是睡得很沉。

吳永森細細個已是李小龍影迷。(鄧倩螢攝)

吳永森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出生,幾歲已迷上李小龍。「記得當時得幾歲,被阿爸拉去睇戲,當時電影院正上映兩套戲,一部是米奇老鼠,一部是《唐山大兄》。不知為什麼,我一眼就覺得《唐山大兄》好些,海報的李小龍好型,完場後滿腦子還是他在電影裏耍雙截棍的模樣,於是回家拿了一枝地拖棍,鋸成兩邊,在手裏把玩着耍。」他回憶說,阿爸那時反對他學功夫,因為武館給人感覺龍蛇混雜,在不少電影裏,武館時有打手聚集,總是和一些社團有關。升上小學,他想學跆拳道,瞞着家人把零用錢省着用,終於在學校對面的武館,偷偷報讀了跆拳道班。

「為了瞞住阿爸,天一光我就要早過他們起床,之後就去上堂,上最早的那一班,打完拳出了一身汗就上學,永遠是打鐘前最後一個衝進學校的學生。」他哈哈笑,以前沒有其他娛樂,一班小朋友聚在一起就會上演真人版的「小朋友齊打交」。森師傅說:「都是真打的,不留力的。當時學功夫就是上場打,去到公園,我也時時被人召出去幫手打架,因為他們知我學功夫。我從小就想追隨李小龍,李小龍說過,如果不實戰就不會找到搏擊的意義,於是一放學,書都不讀,我就會和一大班小朋友去公園打交。那時踩單車要錢,睇電影要錢,又沒有卡拉OK,沒有電腦,一班男孩子一起就是在街上撩是鬥非,為的是累積實戰經驗,不亦樂乎。」如此幾年,到了十七、八歲時候,城寨清拆,他們一家自九龍城搬到廣播道,他認識了住在樓上的一個電影武術動作指導,後來認了對方做師傅,隨之而入行。

吳永森的拳館如其人,充滿童真與赤子之心。(鄧倩螢攝)

入行後,他加入洪家班跟洪金寶,第一部真正參與的動作電影是《黑道福星》,電影由有份參演的老戲骨陳欣健導演,「那時沒有人教的,一、二、三、爆炸!我數到了三才識跳走。」常言道,初生之犢不畏虎,其後,他在不同的電影中,試過在幾層樓高的大廈跳下來,又要在大貨車上跳上跳落,好彩一條硬漢,條命硬過拳頭,至今大難不死。

在這幾十年間,他見證了香港動作電影的興盛與衰落,香港動作電影由拍到無停手,到今日一年也沒幾套開得成。他感嘆:「現在觀眾看的不是演技,看的是小鮮肉,重視靚唔靚仔,做演員比過往更睇樣睇身材。還有一點,就是以前的電影沒有電腦效果,全都是真跌真打真傷,自然會比現在的動作電影好看。」

他憶述,七、八十年代特技人拍戲發生傷亡意外,多不勝數:「那時有人傷,有人死,也有人終身殘廢。真的,我也有傷過、暈過─那個年代爆炸不是做特效,那些花火真的在你面前爆開。」

入行後,他加入洪家班跟洪金寶,第一部真正參與的動作電影是《黑道福星》。(網上圖片)

行內女特技人少之又少,於是女演員找替身時,往往會找上個子不高又瘦削的男特技人男扮女裝。森師傅個子不高,年輕時吃不胖,又未有現時大隻,他也曾被挑中當陳寶蓮(已故)的替身,穿着一條裙,自二樓跌落石壆,再由石壆碌落地,「那層樓樓底有十五、六呎,兩層就是有三十幾呎,跌落來,好甘啊那次。」但他還時時回味,覺得自己見證了電影圈最美好的年代。

電影圈內的特技人和動作指導未必個個通曉功夫,像森師傅這樣拜過李小龍徒孫習武、又開武館的人更加少之又少。

「我五十幾歲,直到現在都熱愛武術,如果不愛,我不會做到現在。我記得小時候學功夫,阿媽阿爸知道就鬧,話我學了是要去做飛仔學打交。但識武術不一定就是壞人,那視乎一個人的本質。如果你是善良的,你學過功夫,會更知道自己想做一個怎樣的人。你會比誰都更懂得修心,因為你在拳腳上會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反而不會那麼容易就動手動腳,你會收放自如,學習堅忍。」他說,就算有一些人行古惑,夜晚要出來打交,真正學武之後,連交都打少了,「當你真正學懂武術,你會知道學功夫不是用來傷人的。」

繼續閱讀:【截拳道】硬漢柔情似水 吳永森:武術不是好勇鬥狠

上文節錄自第165期《香港01》周報(2019年6月3日)《截拳道師傅柔情似水 吳永森:學懂武術 更懂收放自如》。

其他電影人專訪文章:【專訪】商科生走進創作圈 電影監製楊寶文:我也喜歡說故事.上【專訪】商科生走進創作圈 電影監製楊寶文:我也喜歡說故事.下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