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來】太空站勁燒錢 NASA擬商業化開財路

撰文:孔祥威
出版:更新:

開放國際太空站發展旅遊項目,只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把國際太空站商業化轉型的一部份。私人企業還可在國際太空站作更多商業活動,NASA在新聞稿說「允許商業生產,准許NASA和私人太空人在這個軌道實驗室進行新的商業活動」,意味NASA的太空人也可以參與商業活動。

NASA人類探索助理署長William H. Gerstenmaier說:「我們開始主動與商界展開對話,探索如何開放太空商業活動,讓私人企業可以創造收入。」例如NASA會提供國際太空站與和諧號節點艙(Harmony)的接口,讓私人公司的太空艙能連接一段有限時間,太空艙接上後也可使用太空站的設備。NASA預計會在本財政年度內,從收集到的提案中決定哪些公司可以連接至和諧號節點艙。國際太空站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Michael Roberts提出了一些私人企業在國際太空站的潛在生意,包括在不同領域都備受重視的「基礎發現」(fundamental discoveries),例如醫藥業的臨床前測試或藥物釋放機制。

然而,私人公司並非可以無止境地使用國際太空站,NASA只撥出它在國際太空站5%的資源予這些商業活動,例如每年只有175公斤商業貨物可運載到國際太空站, NASA的太空人團隊成員每年最多可撥出90小時協助商業活動,每年最多亦只能有兩次前往國際太空站的私人太空任務。NASA對商業活動也有底線,例如不允許國際太空站接受商業贊助,私人公司能參與的太空活動亦只限於「與NASA任務有關」,或「支持低地軌道(LEO)可持續經濟發展」,不可在廣告中亮相或代言任何品牌,但太空人可在不出鏡的情況下,協助私人公司在太空站攝製商業廣告。

2011年,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完成維修工作後,在回收的零件旁開玩笑地拿起「出售」的標語。(NASA)

俄羅斯素來對廣告和品牌出現於國際太空站持開放態度,1999年,必勝客(Pizza Hut)便把商標印到俄羅斯的火箭上;上世紀九十年代中,一間以色列牛奶公司就在和平號太空站(Mir)上拍攝廣告;甚至有兩名俄羅斯太空人在廣告中亮相,推銷一種可在無重環境下仍能書寫的筆。

傳統上,NASA與商界保持距離,任何公司想運送產品到國際太空站,都要向NASA證明產品有教育元素或作技術示範,不允許任何純商業項目。若研究有機會成為商業用途,NASA的太空人甚至會拒絕參與實驗。

NASA之所以如此克制,是由於它屬政府機構,政府員工不應該硬性或軟性推銷任何產品。事實上,NASA過往在避免推銷產品上極之小心,例如以「糖衣朱古力」稱呼太空人所吃的M&M’s,避免賣廣告之嫌;又例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在1985年都開發了特製罐裝,希望太空人也能飲到汽水,NASA雖然同意讓太空人測試,但拒絕宣傳。「當時,產品只是出現在照片上也遇到極大阻力,因為會被視為賣廣告。」 NASA前政府與計劃助理署長Alan Ladwig憶述。

NASA財務總監Jeff DeWit形容,NASA開放國際太空站予旅遊之用,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開放和宣傳國際太空站的商業機會」。事實上,開放旅遊只是第一步,NASA更大的目標是最終把國際太空站及其所在的太空低地軌道過渡至私人公司。NASA國際太空站副總監Roybn Gatens說:「我們希望更多有能力的公司會出現,終有一日能接手國際太空站。但在有另一個地方可以去之前,我們不會放棄太空站,所以未有確實日期。」

NASA當年雖然同意讓太空人在太空站試飲可樂,但拒絕為其宣傳。(NASA)

商業化的背後,其實與財政來源有關。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去年發表的財政預算中要求2025年停止向國際太空站撥款,把這個軌道實驗室的營運權讓渡至私人公司。雖然在反對聲浪下剔除了2025年這條死線,但NASA仍試圖鼓勵私人企業接掌低地軌道。畢竟,NASA現時每年花費30億至40億美元營運國際太空站,即每天超過800萬美元。

DeWit解釋:「NASA沒想過能在開放旅遊一事上賺錢,我們的定價與維持太空站運作的支出相比僅佔一部份。這只是彌補我們的部份支出,而我們可用這筆錢前往太空更遠之處或去火星。」這些節省下來的款項,也可用在建造圍繞月球的新太空站或載人重返月球表面之上。「NASA的本質就是探索機構。」 Gerstenmaier說。

正因有這種取向,NASA近年開始轉軚考慮各種財路。2017年,他們便考慮過允許太空人在商業宣傳中亮相,例如在早餐穀麥片的包裝盒上或在國際太空站拍攝的廣告中,甚至容許太空探險車如賽車般在車身展示商標。同年,NASA宣布將甘迺迪太空中心(阿波羅和穿梭任務的發射之處)變成「多用家太空港」,把設施租予私人承包商。

NASA署長布列登斯廷(Jim Bridenstine)在去年8月成立委員會,探討如何把NASA商業化,以獲得新的資金來源和建立新的形象:「有沒有可能以出售太空船或火箭的命名權來抵銷部份成本?我可以告訴你,現在已經有不少人有興趣。問題是:可不可能?答案是我也不知道,需要有人給我們意見,到底可不可能。」

繼續閱讀:藉商業化建太空霸權 美國重蹈列根年代覆轍?

相關文章:非土豪式炫耀 富豪爭相遊太空太空酒店整裝待發 可行還是願景?

上文節錄自第16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6月24日)《NASA大計:太空站商業化》。

其他【科技.未來】文章:貝佐斯的藍月美夢 上太空拯救地球實現殖民太空夢 貝佐斯的第一步是什麼?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