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財團 勿忘香港亂局你們有份推波助瀾!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四(8月8日)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地建會)17間發展商發表聯署聲明,指近日香港社會因為一小部分暴力人士的行為而蒙上陰影,認為工商團體和市民大眾均受困擾,故譴責日益升級的暴力行為,希望香港儘早回歸安寧與法治,人人安居樂業。
聯署會員主要是本地大孖沙,包括華懋、長實、恒隆、恒基、合和、希慎、和記地產、香港置地、鷹君、嘉華、麗新、新世界、信德、信和、新鴻基、太古和會德豐17間知名地產商。社會可見,近期愈演愈烈的警民暴力衝突,經常令現場周遭的商戶急需落閘,損失營商時間之餘又「趕客」,損失可想而知。如新鴻基地產擁有的新城市廣場,便曾爆發警民混戰流血衝突事件,其後更時不時成為市民示威抗議的對象,在8月5日亦成為靜坐集會的所在地,這些都不利商店營業。

若長此下去,難免會令租金價格受壓,繼而影響公司在市場上的估值,例如新鴻基地產(0016)的股價自7月大約136元的高位,至8月已急劇下跌15%至接近110元,跑輸同期恒生指數的表現,市值蒸發逾700億元。
 
極端示威者停止暴力行為,自然有助社會回復安寧,亦可助地產商「止蝕」。不過,若說從此香港人便回到「安居樂業」的狀態,只會令人啞然失笑。極端示威者投擲磚頭固然是暴力行為,但地產商過去多年來與政府合作關係密切,給香港市民築起價值連城的單位,如同將一代又一代的市民囚禁起來,這樣的「磚頭」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暴力?市民受了數十年壓迫,受了數十年供款的「鞭刑」,最終訴諸街頭政治,這些施施然發表聯署聲明的地產商可曾有一日反躬自省?

集會人士逼爆新城市廣場中庭。(李慧筠攝)

以2017年第四季為例,全港落成的一手樓貨尾數量逾一萬,是11年來的新高,但五大地產商的持貨量龐大,達6,100個單位。差估署數據顯示,地產商持有9,000個空置單位,有近4,000個單位空置達一年以上。此外,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物業年報2018》,在2017年私人空置單位超過落成量的一半。如果說,投擲磚頭的極端示威者是暴徒,那麼唯利是圖、多年來囤積居奇的地產商也可能是暴徒之尤。
 
「01觀點」一再強調,香港民生問題之嚴峻,絕不止是香港市民有否餘錢購買奢侈品,而是「地產霸權」已從各方面蠶食市民以至商家的勞動成果,令香港儼然劃分成為「有產」與「無產」兩個尖銳對立的階級,有產階級則利用資產優勢拉大距離、加劇矛盾,令港人普遍對城市失望,視移民為救贖,形同整個物業市場向社會「極限施壓」。這些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固然在於政府錯誤的政策,但貪婪的商界也難以置身事外。
 
近年不少港人因本地房產價格過於「離地」,紛紛到海外購買物業,而中港股票又不見得較海外股票(如美股)有更好表現時,不少港人除了一份工作,其實大部分資產均已經與本地經濟環境無關。同時政府又死守「小政府」教條,不願意保障港人的退休生活,於是港人與本地經濟逐漸「離心」,自是難以避免的。特首林鄭月娥只懂得抱怨示威者不惜「玉石俱焚」,卻不知道背後的社會原因,更忽略了政府多年來的錯誤政策,以及縱容地產發展商剝削港人的惡行,只盡展其無知、無恥與無能。
 
如果政府再不從根本針對既得利益階層進行革新,只知道投擲磚頭的暴力,卻不反省磚頭圍城同樣暴力,那麼即使極端示威者灰飛煙滅,香港社會的民生仍將走上林鄭月娥所稱的「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