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山火】火紅的「袋鼠之國」 比亞馬遜大火更嚴重生態災難?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天空一片血紅色、無數被大火燒傷燒死的動物、農夫含淚開槍為奄奄一息的牛「安樂死」、落難居民面對山火的無奈與絕望,以至大量被焚毀的家園……一幕幕令人心碎的畫面在過去數月不斷浮現,也令外界格外關注這場澳洲歷來最嚴重的山火。

澳洲生態環境極為豐富,既有高地的石楠荒原,也有熱帶雨林,是全球17個*超級生物多樣性國家之一。因屬古老大陸,加上長期孤立和極端多變的氣候,許多生物如樹熊、袋熊和袋鼠等當地獨有的物種成為「澳洲象徵」。這場火災還在燃燒,意味着繼去年亞馬遜雨林大火後,人類正在經歷另一場生態災難。

*超級生物多樣性國家(Megadiverse Countries):是指擁有大多數地球物種和大量特有物種的國家。保護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於1998年確定了17個生物多樣性國家,包括巴西、中國、美國、哥倫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厄瓜多爾、印度、印尼、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墨西哥、巴布亞新畿內亞、秘魯、菲律賓、南非和委內瑞拉。

自去年9月起,可能是澳洲史上最嚴重的山火正式燃點起來。雖然山火在當地可說是尋常事,但隨着部份火勢在11月上升至最高的災難級別(catastrophic),部份州份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不少人逐漸意識到這場大火似乎非同小可。

早於去年8月,澳洲山火及自然風險合作研究中心(The Bushfire and Natural Hazards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及氣候部門已經警告,溫暖及乾燥的環境可能令山火季節較往常嚴重。

+1

經過多個月的大火,澳洲全國有近1,000萬公頃土地遭受影響,至今造成至少23人死亡及數十人失蹤、逾1,500間房屋被焚毀、近五億隻動物死亡,包括不少珍稀物種。火場面積較此前的美國加州山火和亞馬遜雨林大火還要大,山火產生的濃煙所造成的影響,遠至12,000公里外的南美洲國家阿根廷和智利也可以看到—因濃煙遮蓋的關係,當地民眾看到的太陽比平時更紅。

阻隔山火的天然屏障「失靈」?

專門研究野火生態學(Fire Ecology)的澳洲樂卓博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教授Michael Clarke向《香港01》表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澳洲東部錄得有紀錄以來最乾旱的情形:「有些位於維多利亞州的特定棲息地(雨林),原本預期不會被燒的地方都受到大火破壞。」

Clarke認為持續乾旱是原因之一。以往雨林的溝壑和山頂通常都潮濕,猶如天然的防火牆,可以抵禦山火,因此,過往發生的都是零散的火災,動物能夠棲息於未被波及的地區。但今季野外環境變得格外乾燥,Clarke形容:「大火直接穿過那些潮濕的溝壑,彷彿它們不存在似的。這些在無火環境下才能存在的棲息地,將因大火而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他又表示,居住在這些地方的動物,包括侏儒負鼠(Pygmy Possum)、袋鼯(Glider)和眾多鳥類,將最容易受到影響。

大火變得愈來愈頻繁。過去可能是三十至五十年一遇,現在可能是十年一遇。
野火生態學家Michael Clarke
Michael Clarke指出,難以確保棲息地不再被焚毁,在氣候遽變下,生態問題將變得愈來愈嚴峻。(受訪者提供)

Clarke研究野火生態、野火管理及各類棲息地從野火中恢復的情況達十五年,他表示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浮現:「我們真的進入了未知領域,作為生態學家,這是令人不安的部份。」

澳洲森林大火引發嚴重生態危機,正如其環境部長Sussan Ley早前指出,目前大火失控的重災區新南威爾士州是樹熊的主要棲息地,估計有多達28,000隻;當地至少有三成樹熊族群死於這場大火之中,是近三十年來最嚴重的保育災難。

除了樹熊,不少當地特有的野生動物如灰頭狐蝠、鴯鶓、針鼴等也受大火波及,還有無數的哺乳類、鳥類、魚類和爬蟲類生物品種;更大的問題是,牠們的棲息地慘遭無情破壞,有生物學家擔心,未來可能沒有足夠的棲息地或物種數量來支撐某些物種,意味即使牠們能夠暫時避過大火的傷害,往後的生存空間已大大減少。

外界十分關注受大火影響的動物,然而有專家指出牠們的棲息地遭破壞的情況更值得關注。(Getty Images)

樹林生態百年難以恢復

Vickii Lett從事野生動物護理員義工三十二年,負責照顧包括樹熊、小袋鼠 (Wallaby)、袋鼠和各種負鼠等動物。目睹今次大火的她慨嘆:「大火範圍之大是我們從未經歷過,看到那些受傷的動物真是令人心碎。許多動物必須被人道毀滅,還有其他或許看來像是屍體的外殼,基本上只是灰燼的形狀。」

Lett指出,這些動物需要數月時間康復,但能否釋放牠們回到大自然,需要視乎其棲息地是否仍然存在。由於大火還在燃燒,暫時無法估計棲息地的復原時間。面對大量物種被山火燒死,Lett認為:「這樣的情況當然會影響到更大的生態系統,因為那是整個社區的構成要素。」她補充,每種生物在大自然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從分解物質、被其他動物獵食或者傳播種子等,因此,不能淡化失去某些細小物種的影響。

Clarke則認為,棲息地受破壞的情況或許更值得關注,他以維多利亞州為例:「我們已經失去31%的雨林,而當中的暖帶雨林(Warm Temperate Rainforest,WTR)則於過去數星期損失了七成之多。」他估計,部份棲息地需時數十年甚至幾個世紀才能恢復。

大火波及的範圍較以往的嚴重,過去的天然屏障起不了作用。(Getty Images)

部份茂密的雨林或許很難回復,特別是那些擁有一百五十至二百年樹齡的老樹。Clarke補充:「部份動物如鸚鵡、負鼠等,一般居住於雨林中老樹的樹洞之內,有些還在樹頂的位置。問題是澳洲沒有啄木鳥科的雀鳥,無法依賴牠們在樹上製造樹洞。」他認為,對這些動物而言,要回復本來的生態環境將是個漫長的過程,或需要逾一個世紀,「問題是,我們必須能夠確保這些棲息地在未來不再被焚毁,在氣候變化的挑戰下,這變得愈來愈艱難。」

席捲澳洲的森林大火因其規模和猛烈程度而震驚澳洲人。除首都領地(ACT),所有州和領地均受影響。單在新南威爾士就有近500萬公頃的土地被燒毀,面積比荷蘭還要大,全澳洲的火場總面積更接近整個英格蘭。對比去年亞馬遜雨林大火的90萬公頃和前年加州山火的80萬公頃,澳洲山火的規模遠大得多。

亞馬遜雨林大火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澳洲大火為人類帶來另一場生態災難。Clarke認為,兩場大火有共通點,均是發生在不易燃燒的雨林之中,但相比之下,亞馬遜雨林尤其不適應大火,也無法在大火中迅速恢復過來,相反在澳洲,「土地上有大量尤加利樹(Eucalyptus gum trees),它們大多能很好地適應大火,並可在焚燒後恢復。」

澳洲雨林的恢復或需時數十年以至數個世紀。(Getty Images)

氣候變化致山火「兇猛頻繁」

不過,Clarke指出澳洲的雨林也許難以恢復,因為澳洲山火的面積比亞馬遜大火要大得多。而且,頻繁的山火也令生態系統屢遭破壞,他舉例澳洲南部Alpine Ash Forest近年大火持續不斷而難以恢復,「大火變得愈來愈頻繁。過去可能是三十至五十年一遇,現在可能是十年一遇。」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火災史專家Stephen J. Pyne曾撰寫一本有關澳洲山火的書,名為《燃燒的灌木林:澳洲的火災史》。他指出,澳洲歷史上最嚴重的山火包括造成173人死亡的「2009年黑色星期六」(2009 Black Saturday),最具破壞的一次則發生在1974年,當時燒毀了117萬公頃土地,但由於事件發生在杳無人煙的澳洲中部,沒有波及太多社區,故沒有命名。雖然澳洲經常發生山火,但Pyne指出,這些大規模而具破壞性的大火在過去二十年來似乎更加頻繁地發生。他同樣把矛頭指向氣候變化,並稱:「大火愈來愈兇猛,而且愈來愈頻繁。」

歷史上,澳洲大火發生在1月和2月的可能性較高,故目前的火勢很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Pyne表示:「有預測指,未來兩個月很可能也不會下雨,因此沒有什麼可以阻止這些事情發生,除非它們耗盡了『燃料』。」他認為,澳洲以至世界各國將需要重新考慮如何進行消防管理,因為消防員不可能百分百地控制這些大規模的山火。他說:「我們必須找到另一種方法來防止這些社區起火,只是增加更多的消防飛機或消防車無法解決問題。」他強調需要採取更宏觀的方法防範大火,包括重新考慮興建房屋物料,以及減少電線等點火源(ignition sources),這正是2009年黑色星期六大火的一個原因。

澳洲「安全的旅遊國家」的形象或因大火而受損。(Getty Images)

目前,毀滅性的森林大火為澳洲帶來逾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損失,無數家園被破壞,最終損失仍難以估計。除了因大火破壞而造成的人命和經濟損失,籠罩大城市的煙霧也會進一步影響居民健康和生產力,損害澳洲「安全的旅遊國家」的形象。

有見及此,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大火仍未受控的情況下宣布設立「叢林大火復修局」(Bushfire Recovery Agency),以助全國災民重返家園及提供身心健康援助等。「這機構將設立最少兩年。它無疑有大量的復蘇工作要做,如重建橋樑道路和其他關鍵基建等,我們將會極辛勤地工作。」莫里森說。

全球不少人對是次澳洲森林大火都難掩傷痛之情。現年16歲、子承父業成為新一代「鱷魚先生」的Robert Irwin早前接受澳洲媒體訪問時,聲音顫抖說:「這是非常艱難的情況,我們悲傷萬分,動物都灰飛煙滅了。」Clarke認為,關心事件的人現時有兩方面可以做。「首先是我們需要減少排放,然後反思我們的生活方式如何導致這個問題。」

其次是如果想要捐款,他建議捐給那些積極參與野生世界救援及保育剩餘棲息地的組織,如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或Birdlife Australia等國際性機構。他指出,這次大火的規模較預期更大和更持久,只有很小的森林土地面積未被焚燒。因此,我們需要致力保育這些幸免於難的土地,因為它們是森林恢復的珍貴資源。

上文節錄自第197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月13日)《比亞馬遜大火更嚴重的生態災難 澳洲山火折射氣候危機》。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