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本港首名孕婦確診 已懷孕16周 醫管局:或較易早產

撰文:鄭翠碧 朱潔玲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在港繼續蔓延,今天最少新增16宗確診個案,當中包括一名32歲孕婦,她已懷孕16周,曾經到意大利、杜拜,她有發燒、流鼻水,目前情況穩定。這宗是本港首宗孕婦感染新型肺炎的個案。
醫管局指,目前未有數據指孕婦染上新型病毒會容易小產,或會傳染胎兒,但就較易早產,而由於孕婦剛入院,暫未需用藥,有需要時院方會處方蛋白酶抑制劑、干擾素這兩種抗病毒藥物。
有婦產科專科醫生表示,根據早前一份研究報告指,患有新型肺炎的孕婦,早產、流產的風險較高,而胎兒亦可能體重較輕,但母體傳染病毒給胎兒的機會不高。

▼疫情全球大流行 香港嚴陣以待▼

+6

當局在記者會上公布,本港出現首宗孕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個案,一名孕婦由外地回港,在家居檢疫期間感不適,送到瑪麗醫院治療。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指,該名孕婦為32歲女子,懷孕16周,曾到意大利、杜拜,她有發燒、流鼻水,目前情況穩定。

醫管局:不會處方利巴韋林

庾慧玲稱,目前未有數據指孕婦染上新型病毒會容易小產、生畸胎,或會傳染胎兒,但就較易早產。她指,由於孕婦剛入院,暫未需用藥,而當局平衡風險後,認為現時應用的三種抗病毒藥物中,蛋白酶抑制劑、干擾素可以使用,但利巴韋林就有機會令動物生畸胎,對人類的風險就未知,因此不會使用。

庾慧玲指,醫護人員現時穿著全套保護裝備去照顧這名孕婦,而若需要為她做手術、分娩,醫護也會穿上合適裝備。

庾慧玲稱,目前未有數據指孕婦染上新型病毒會容易小產、生畸胎,或會傳染胎兒,但就較易早產。 (余俊亮攝)

醫生:母體傳染予胎兒風險不高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根據早前一份研究報告指,患有新型肺炎的孕婦,早產、流產的風險較高,而胎兒亦可能體重較輕,「因為吸收得唔好,要定期照超聲波,睇下胎兒生長情況、臍帶血流量、胎水份量等,睇下BB生長有無受困。」但根據相關研究,母體傳染病毒給胎兒的機會不高,因為研究發現,在胎兒出生後,嬰孩的深喉樣本、胎水、臍帶血都找不到病毒,但他提醒,媽媽應確保完全康復,最好相隔一段時間後,才喂人奶,「如果未清到病毒就唔建議,因為唔知有幾多抵抗力。」

不過,他認為一般而言年紀大及長期病患者面對新型肺炎時風險才較高,這個個案只有32歲,相對病徵應較輕微,「都係發燒、咳、有痰,同普通人一樣」。另外,懷孕周期較長孕婦的肺活量會較差,「因為個胎頂住橫隔膜,如果再有肺炎,肺功能會差,抖氣好辛苦。」但由於今次患病孕婦胎兒只有16周,相信影響較細。

婦產科醫生靳嘉仁(資料圖片)

另外,他指孕婦肝功能本已較一般人為弱,如服用抗病毒藥物,有機會再影響到肝功能,「但分類做C級別的有需要時都可以用,觀察住對孕婦的影響。而16周的胎兒已成長了一部分,藥物對佢影響唔大。」他認為,這名孕婦即使康復出院,也應再留在家中14天,以免再受感染,也應多留意自己有無病徵。至於醫護人員為孕婦做產檢及分娩時,應穿著防水性能良好的裝備,以免有飛沬飛濺傳染,「應該著level 3,而產檢時都應該入負壓病房。」

孕婦倘病徵輕徵盡量避用藥物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就認為,目前沒有數據顯示患有新型肺炎的孕婦流產機會較高,研究也指出不會母嬰傳染,如果孕婦病徵輕微,無需使用抗病毒藥物,只需提供支援性治療。他認為如有需要時,可使用蛋白酶抑制劑、干擾素,因為在動物身上顯示屬安全,對人類的影響就未知,而利巴韋林就可致畸胎,不應使用,他補充,蛋白酶抑制劑或致易嘔、肚瀉等副作用,「肝酵素可能會高,但如果高3至5倍,都會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