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紅頭文件強調「容錯」 政壇高壓整風後的回調信號

撰文:王新
出版:更新:

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宣稱「決不做自以為領導滿意卻讓群眾失望的蠢事」,全文4月14日公布,被官方媒體解形容為「措辭嚴厲」。

不過,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份通知中還提到「研究制定為受到誣告錯告幹部澄清正名的意見」,通知要求「對近年來被問責和受處分幹部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梳理,積極穩妥使用影響期滿、表現突出的幹部。」「完善幹部擔當作為的激勵機制」,把「願作為、能作為、善作為」的幹部選拔出來。

內地官媒對《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進行了大幅報道。(人民法院報)

這被視為中共從十八大開始推行的政壇高壓反腐整風,經過數年之後的一種「回調」信號。

曾經的高壓和零容忍

2012年11月的中共十八大後,以新當選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旋即對外展現出懲治政治腐敗的決心。以王岐山為書記的那一屆中紀委連續對多名涉及腐敗乃至「政治陰謀」的高層級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及解放軍將領、國有企事業單位負責人進行調查為開端,中共對為數眾多的各層級違紀違法黨員領導幹部進行查處,使得中共十八大以後的反腐敗行動達至史無前例的高度與廣度。

在十八大至十九大時間的幾年當中,不僅包括曾經的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正國級)、曾經的政治局委員和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軍委副主席徐才厚等副國級以及眾多正副省部級官員落馬,習近平甚至在2014年8月被中國媒體曝出講過「與腐敗做鬥爭,個人生死,個人譭譽,無所謂。」可見中共曾經的高壓反腐一度到了怎樣的緊張狀態。

習近平曾表示「與腐敗作鬥爭,個人生死,個人譭譽,無所謂」。(資料圖片)

當時的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也曾多次講話,要求紀委官員要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一時間,官場高壓氛圍濃厚,甚至流傳出「寧見閻王,不見老王」說法。

「雷霆手段」之後的回調

及至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以及之後的十九屆中紀委二中全會,中共決策層將反腐定位於「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下一個目標是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這場顯得「雷霆萬鈞」的反腐風暴似乎稍有收勢,但是中共高層當時也指出,「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需要我們長期堅持、不斷深化」。這表明中共官場腐敗問題並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中共的反腐敗將長期在路上,不過無法否認的是,官場為此出現了「寧可無功不可有過」的為官不為乃至形式主義加重等問題。

基層官員為了應付各種檢查、巡視,負擔加重甚至成為一種現象。中共中央辦公廳為此在2019年年初印發了《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要解決一些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切實為基層減負。

基層官員為了應付各種檢查、巡視,負擔加重。圖為遼寧瀋陽,社區的工作人員給居民打電話。(新華社)

此外,整體來看,中共十八大後十九大前的反腐是一場涉及各個領域的反腐,但其行動側重點有先後次序和階段性,呈現出「先主幹、後枝節」的特點。中共十九大之後,因為在黨政機構領導層反腐清理已經大體完成,中共政壇反腐主攻區域已經「擴邊」和「下沉」,從數據上看,副省部級以下官員以及基層官員比例明顯增高。不過越到基層,需要監察的官員基數越大,監察起來越複雜難辨,具體到個案更加紛繁複雜,4月14日中辦通知中所指的「誣告錯告」難免存在。

所以,在2019年年初印發《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之後,中辦2020年4月14日再次印發《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通知再次強調三個區分開來。即「把幹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這段話顯然是在為政壇官員鬆綁。

最重要的是,此次通知更是明確了「容錯」機制。要知道,此前受處分官員幾年後再被提升,一旦被外界察覺,總會有「帶病提拔」的質疑。如今「對近年來被問責和受處分幹部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梳理,積極穩妥使用影響期滿、表現突出的幹部。」的表述,則是將問題官員和「知錯能改且有能力」的官員區別開來。

而這,顯然是中共政壇人事任免不唯年齡、五湖四海等原則之後,更進一步的有益補充。這對於政壇官員來說,是某種程度的「鬆綁」,能有效改變官場「為官不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