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貨幣政策委員﹕中國經濟回復正常增幅 最多需時3年 

人行貨幣政策委員﹕中國經濟回復正常增幅 最多需時3年 
撰文:黃祐樺
出版:更新: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近日指,目前中國仍有結構性增長的潛能,利率水平不可能降到零利率甚至負利率。中國將取用2至3年時間把經濟爭回到正常增長軌道。目前,尚未有對西方國家的一些非常規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具體推動作用的定論。

據《上海證券報》引述劉世錦在「兩會」上的講話指,由於中國下半年經濟發展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所以沒有設定具體經濟增長速度指標。目前,中國仍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其產業結構、消費結構升級,都市圈城市群發展等基本面沒有變。

劉世錦建議,日後國家層面不再提具體經濟增長指標,而是設定就業指標,因為就業情況好就說明經濟增長速度處於一個合適的水平。同時,提出關於物價水平、風險防控、環境可持續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劉世錦又表示,各省可分別設定增長指標。同時,各地可以適當進行區域競爭。國家亦可以對各省的發展作出評估,並給予相應的配套政策。

人行易綱:目前實際利率水平合適 降準有效提供長期流動性

撰文:黃文琪
出版:更新: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周五(3日)在國新辦記者會表示,目前實際利率,以及貨幣政策的主要變量水平已比較合適,過去5年存款準備金率已不如以往高,平均由15%降至不到8%,但指以降準提供長期的流動性,支持實體經濟,綜合考慮仍是比較有效,使整個流動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

易綱表示,在利率政策,他們會以國內經濟為主來考慮問題,保持實際利率的合適水平,適當降低融資成本,去年通過降息,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平均4.17%,創歷史新低,較5年前降低1.28%,已帶動融資成本下降。下一步會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和節奏平穩,並適度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

人行副行長劉國強補充,目前中國經濟好轉但是存在不確定性因素,該行會根據經濟發展情況的變化和需要,適時適度調整貨幣政策工具。人行亦會堅持正常的貨幣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線,不會大水漫灌或大收大放。

至於內房融資問題,人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去年底監管當局指出16條支持政策,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和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前期出台政策作用效果大大改善,近期市場信心加快恢復,房地產行業尤其是優質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環境明顯改善。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