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刀】用於武舉的沉重大刀 清朝武舉側重射箭舉重

撰文:公相君
出版:更新:

武舉大家或有聽聞,但當中的考試內容又有沒有聽過?當中「舞大刀」原來是考試項目之一,但並非作武力測試,反而更像是「舉重」。除此之外,考武舉除了要大力,原來也要背書?

武科刀

Ilya Profatilov 是一位錘矛研究者,除了古時的技術外,也有研究如何把錘矛作為健身之用。最近他在社交媒體中,展示了一些他老師收集的大刀,並指出這些是「武科刀」,為清朝人考武舉時的用具:

+1
這些照片中的大刀都是我老師收集的,它們是清朝用於武科舉考試用的大刀。
Ilya Profatilov
十年前,我開始四處尋找拉動大角弓、舉起沉重石磨和大刀的古典技巧。在研究中,我發現了一個屬於清代武官的完整體育和重量訓練系統。正如我的文章《舊中國的武術社會根源》中寫到一樣,軍官是當時很多武術家的期望仕途,也是唯一能提升社會地位的階梯。
Ilya Profatilov
我的目標不僅是學習理論,我希望在實踐中掌握傳統的訓練方法,這些方法使清代以來的普通人能夠訓練出如同超能力般的力量:單手舉起47公斤至71公斤的大刀,並繞著頭及身體旋轉;用118至177公斤的石磨進行複雜的運動;拉動48至72公斤的結實大弓。
Ilya Profatilov

以下是Ilya Profatilov 用錘作訓練時的片段:

武舉工具有規定

清代武舉,考生要考到進士殊不容易。一如科舉,要先考童試(明代沒有,合格者為武秀才),合格再依次考鄉試(合格者為武舉人)、會試(合格者為武進士),再由皇帝親試殿試。但是,單單是童試,已經包括縣試、府試、院試、歲試。每試三年開科一次,分外場和內場考試。

所謂外場考試,即考騎射、步射和技勇(一種考核搬石次數和高度的體力測試)。騎射要三箭全中才可參加步射。步射要射五箭中四箭才可考硬弓(測試肌力),合格才能再考舉刀舞花(刀也有分重量),再考舉石過膝者方算及格。當中武科刀與武科石的制式,按清朝典籍《皇朝禮器圖式》中《卷十五》就有清楚說明:

“本朝定制武科刀,制如偃月,刀刄及柄俱以鐵,下圓如椎,末為鐏,亦分三等:一等重百二十觔,長八尺一寸五分;次百觔,長七尺八寸七分;次八十觔,長七尺四寸,視所舉以較力 ”

而武科石都有類似制定,但更重,而且除了長度,石的厚度和闊度都有說明:

"本朝定制武科石,形如方礎,左右鑿孔以容手,亦分三等:一等重三百觔,髙一尺七寸八分,濶一尺三寸,厚八寸;次二百五十觔,髙一尺六寸,濶一尺八分,厚七寸六;分次二百觔,髙一尺五寸,濶一尺五分,厚七寸,視所舉以較力"

所以,Ilya Profatilov亦指出武科刀為考場器具,並非用於戰爭的武器。使用這種大刀時,很多技術都難以使用出來。

內場考試要背書

以上為武舉的外場考試,內場考試要默寫武經,包括《孫子》、《吳子》、《司馬法》、《尉繚子》、《李靖問對》、《黃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韜》,對武生有一定文化水平要求。

不過,清代後期武舉則有偏重射箭舉重的傾向。例如嘉慶後增加於殿試前再考騎射步射和技勇,而文試亦只需默百餘字《武經》,武人終於不用花太多心思在文筆上。雖然未至於全文盲,但及第的考生卻只重個人武藝(還要偏重射箭舉重),而卻缺乏領軍佈陣的能力,所以清代著名的領兵將才,甚少以武科出身。

在八國聯軍後,清廷終在1901年放棄武舉(文人科舉也於1902年廢止)。但終清一代,武舉人才輩出,如康熙平准噶爾叛亂中最關鍵一役昭莫多戰役,論戰功第一總兵殷化成便為1670年武進士。

清代武舉的殿試,造就很多數年一次的武林大會,全國武術人才匯聚京師,朝廷亦吸納不少民間高手。例如康熙年間的武探花楊炳便為直隸(今河北)梅花拳名師,清末最後一名武狀元張三甲也是直隸世代務農的紅拳高手。(網上有寫他是「洪拳」高手,但張三甲為河北人,推論應為習較近,發源於陝西的「紅拳」才合理)。

而「犬追物」,則是以犬隻為目標的騎射項目,因為要保護動物,在19世紀末後已再沒有舉行。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4

你一定好奇的「印度八大兵器」,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