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影像】在公共屋邨中 尋找喘息的空間

撰文:黃永俊 柯詠敏 黃泳樺
出版:更新:
現代公屋的設計,大至大廈的座向,小至一棵樹,都經過不同專家研究,結果公屋誕生了「文化廣場」、「靜思花園」這些甚有中產意味的設計。公屋設計至今的標準仍是「以人為本」,但我們不禁想問,當中有幾多部分聆聽「人」的聲音?
居民的需要並非如此難懂──應付日常所需的店舖、負擔得起的租金經營小店、讓小孩「通山跑」的公共空間、適合吹水乘涼的環境……腦海中飄過一個個屋邨的畫面,發現回溯到1960年代的華富邨,當時的生活才擁有現代公屋缺乏的溫度。
是進步還是倒退?一幢又一幢如工廠倒模出來的高樓,模糊了方向的同時,身份亦糊掉了。
回到問題的基本,公屋除了租金平之外,還有甚麼價值?當政府在追逐數字的同時,人的份量又有多重?
攝影: 黃永俊
撰文: 柯詠敏,黃泳樺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