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演藝界萬人黑名單 揭政府有形之手干預藝術自由

撰文:吳家俊 黃珮瑜 陳奕謙
出版:更新:

電影除可以抒發個人情感,還能反映和探討社會議題,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2011年上映、黃東赫執導的韓國電影《無聲吶喊》,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該片赤裸裸地揭露真實世界裏,一間聾啞學校的未成年學生,長期遭校長和多名老師性侵和虐待。這套電影震撼整個韓國社會,終促使國會通過了法律改革,為社會帶來改變。

演員宋康昊(左)和金惠秀(右)因為曾經就世越號事件批評政府處理失當,遭到封殺。(網絡圖片)

不過,並非每部揭露社會陰暗面的電影和文學作品都受到政府歡迎,部分可能因為題材「太敏感」、批評「太到肉」而遭干預打壓。韓國文化演藝界早已流傳,總統朴槿惠手上有一張黑名單,懲罰持相反立場的藝術家。今年10月,《韓國日報》獨家取得一份演藝界黑名單,近萬名演員、導演及藝術家榜上有名,「罪名」都是反對政府政策或公開支持反對派政客,而「懲罰」就是申請政府資助時獲「不利待遇」。黑名單事件在韓國引起軒然大波,令早已被指延續其父高壓統治的朴槿惠,形象一落千丈,在閨蜜事件前,支持度已暴跌至25%。

首爾上萬民眾示威,質疑崔順實儼如掌權總統實權,要求朴槿惠問責下台。

【崔順實專頁】解讀「魔僧」 干政黑幕:異端教派、神秘的三星

《韓國日報》10月中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韓國總統府青瓦台去年5月,向文化體育觀光部下達一份長達100頁紙、涉及9,473人的黑名單,指示各政府機關處理這些敏感人士的政府資助和拍攝支援等申請時,要給予「不利待遇」,報道稱職員無權選擇,只能聽命行事。

《韓國日報》公布的文件清楚列出9,473人的名字,他們分為四大類別:

2015年5月初,公開要求韓國政府廢除《世越號法案》的594名文化藝術界人士
2014年6月初就世越號事件發表言論,要求政府為災難負責的文學界人士,共754人
2012年支持在野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文在寅的6,571人。仔細分類為文化藝術界4,110人、慶尚南道文化藝術界869人、全羅北道文化藝術界115人、釜山文化藝術界423人,以及首爾話劇協會1,000人
2014年支持在野民主黨首爾市長參選人朴元淳的1,608人。仔細分類為文化藝術界909人、地區文化藝術界71人、女性文化藝術工作者628人

  批評世越號事件 名導演、名演員遭政治封殺

被列入黑名單的,包括《逆權大狀》(2013)男主角宋康昊、電視劇《信號》(2016)女主角金惠秀、《下女誘罪》(2016)及《親切的金子》(2005)導演朴贊郁,以及《密探》(2016)導演金知雲等。報道說,他們都曾經就世越號事件發聲,批評政府處理失當,因而遭封殺。當中宋康昊前年在釜山國際電影節,獲封影帝時更表示:「記憶有時會成為苦痛,有時會變成祝福。就像《逆權大狀》中勇敢抗爭的主角被歷史記住一樣,我們也會記着世越號的傷痛。」至於女演員河智苑,則因2012年總統大選時支持朴槿惠的對手文在寅,而被秋後算帳。

名單曝光後,韓國社會一片嘩然,文化藝術界強烈譴責事件,炮轟朴槿惠高舉「文化復興」旗幟,背後卻野蠻地破壞文化,嚴重破壞了憲法所保障的人權。有團體先後在網上以「I am on the Blacklist」(我在黑名單上)、「維新亡靈、反對檢閱」等字句,批評朴槿惠政治審查、剝奪藝術家的表達自由。

《親切的金子》導演朴贊郁亦被列入黑名單。

事實上,今時今日的韓國電影業之所以發展迅速,很大程度歸功於電影廢除審查制度。1980年代起,韓國政府開始廢除嚴苛的審查制度,對電影題材的箝制大大減少,過去不能碰的敏感問題也可以透過電影展現,例如為韓國電影在國際舞台打響名堂的《生死諜變》(1999),故事大綱就是講述韓國與朝鮮之間的間諜戰。而李滄東的《薄荷糖》(2000)和金志勳的《華麗的假期》(2007),題材同樣圍繞1980年5月18日的光州事件,這些題材都是過去不可觸及的。電影政治審查時代似乎終結,令韓國電影呈現多元化的格局,奠定今天韓國電影業蓬勃發展的基礎。然而今次黑名單事件,卻令人質疑,朴槿惠政府正在走回頭路。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