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天文台重現恆星遭黑洞撕裂全過程 最後一抹殘光極淒美

撰文:臺北天文館
出版:更新:

在離地球2.15億光年的星系中心,一道耀眼的光芒突然射向太空,這是一顆垂死恆星所發出的最後一聲慘叫,因為它靠得太近,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扯開,這同時也是我們首次觀測到恆星死亡的過程,為我們了解宇宙的劇烈變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經驗。

雖然恆星死於黑洞的現象並不常見,但天文學家們目前已經看到夠多的證據,並大致了解這一個過程,當恆星靠黑洞太近時,黑洞巨大的潮汐力會拉伸恆星,當恆星進入流體洛希極限的範圍後會被更進一步的扯裂,這種恆星被扯裂的現象,稱為潮汐破壞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簡稱TDE)。

本次的TDE在去年9月首次發現,命名為2019qiz,TDE沒辦法預測,必須隨時觀測天空,這些解體恆星死前會在黑洞的視界外釋出耀眼的閃焰,但是這種閃焰通常會被一團塵埃所掩蓋,使得研究難度增加。茲威基瞬變天體觀測設施(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ZTF)在去年9月發現該事件後,天文學家很快地把望遠鏡對準波江座上的一小片天空螺旋星系的中心。

日前歐洲南天天文台發布行星被黑洞吞噬的最新模擬影像(點圖放大瀏覽):

+12

當恆星被撕裂後,一些產生的碎片會像麵條一樣被拉長且變細,然後流入黑洞,研究團隊所看到的閃焰,則是這些物質受到強烈的引力及摩擦後,被加熱到超高溫,以致於TDE可以暫時地超過主星系的亮度,天文學家藉由觀測多種不同波段的衰減程度,可以判斷該系統的質量,這顆死亡恆星的原質量約與太陽相當,其超大質量黑洞大約是100多萬倍太陽質量。

這項研究是TDE系列的最新突破,過去曾有一次逃離死亡的恆星紀錄,而這次的2019qiz則是完全死透了,為人類提供了更為鮮明的樣本,甚至可媲美為TDE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該論文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相關圖輯】NASA發布首條黑洞影片 360度高清模擬黑洞內外引力活動(點圖放大瀏覽)▼▼▼

+5

【更多天文圖輯】英國有心人用NASA資料製火星4K「影片」18億像素超高清看火星地貌(點圖放大瀏覽)▼▼▼

+10

【本文獲「臺北天文館」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