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男童街上全裸找書包喊不要打了 網紅律師:抑止家暴沒有局外人

撰文:熱評
出版:更新:

(編按:台灣最近網傳1條短片,當中可見1名男童全裸在街上哭喊說「不要打了」,但仍被相信是媽媽的女子大喝「閉嘴」,引起討論。及後台灣媒體報道,指涉事男童10歲,台北市議員陳怡君在2年前已經跟進過該宗家暴案件,她指男童家庭曾經是當地社會局的列管對象,期間未有改善,但於今年2月就解除了列管,之後再發生是次事件。事件引起網民爭議,甚至質疑政府未能妥善處理家庭暴力的問題。)
文:呂秋遠 台灣律師
童年的創傷,大部分的人要用一輩子來療癒。關於個案,我無法評論,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小男孩光着身體、哭着找書包的樣子,又不斷哀嚎,不要再打我了。繼母則是對孩子大吼,你閉嘴啦!據議員公布的資料,這孩子是列管的高風險群,曾經有11次通報傷痕,但是現在還是沒有安置。

台灣律師呂秋遠在facebook上發布一篇有關家庭暴力的文章,並在文中給予10點建議。圖為示意圖片。(資料圖片)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

我知道大家看到影片都會很心痛,畢竟許多人都活在被體罰的年代,多少都有我們童年時候的記憶。這還是輕微的,曾經接觸過一個個案,是爸爸在女兒面前性侵媽媽,而且不只一次。後來媽媽錄音,才讓檢察官與社工得以介入。錄音裏,可以清楚聽到孩子無力控訴的口吻:「你不要這樣對媽媽好不好?你很過分、很過分,我不會原諒你的。」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那是一句屁話。天下不是的父母多到你無法想像。如果你沒遇到,是你運氣好,但是,這些悲劇就是存在。而我們小時候遇到那種情形,應該都會這麼想:「當時如果有人來救我就好了。」

關於這件事,雖然我們都很難過與氣憤,但請保持冷靜的心,我給大家一些建議參考:

點擊下圖閱讀呂秋遠律師提出的10項建議 ▼ ▼ ▼

+5

1.疫情嚴峻,大部分人都不好過,失業、收入銳減都會使人抓狂,但孩子是無辜的,請不要把氣出在孩子身上。

2.要懲戒孩子之前,請先想想,是因為生氣,想發洩怒氣,還是因為真心想改變孩子的行為。如果是生氣,你憑甚麼打別人來解決你的怒氣?如果是改變,你讓我痛毆一頓,來改變你的行為好不好?

3.孩子如果是因為生理或心理生病,才會哭鬧不休,甚至很皮好動,請不要以為打罵可以讓他變乖,而是要帶去兒童身心科門診讓醫生診斷。有些疾病需要在黃金幼年時期早期治療,可以讓孩子大幅改善。

4.社會安全網,是很複雜的問題。包括社工、警察、檢察官、法官、醫生,缺一不可。不是想要安置、停止親權,立刻就可以做到。法律程序都是冗長的,法律已經盡力簡化通報程序,但是任何一個環節出錯或延遲,都會讓孩子得不到快速的保護。

5.請不要苛責社工,他們真的不會故意忽視孩子遭受暴力對待。每個行業當然都會有不適任的工作者,但是社工,尤其是保護性社工,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大多數人真的是領着低薪、拼着命,在保護這些孩子,盡量希望一個都不能少。

6.如果配偶有暴力傾向,一旦決定離婚,無論如何都請不要把監護權給他。法院不會因為配偶沒有經濟能力,就把監護權判給有錢的那一方。請勇敢的保護孩子,不要讓孩子在無助的環境下長大。

童年的創傷,大部分的人要用一輩子來療癒。(GettyImages)

7.保護令,如果是未成年的孩子,孩子的法定代理人、三親等以內之血親或姻親,都可以向法院聲請。只要到警察局,就可以辦理,家事法院會盡快開庭審理。請記得備妥驗傷單、簡訊、錄音、錄影,法官才能儘速裁定。

8.看到有孩子受虐,如果在現場,請勇敢的靠北施暴者,然後撥打113專線或110,請警方到現場。如果對方不爽,就大聲呼救,施暴者通常是膽小鬼,擅長欺善怕惡,你比他惡,他就會退縮。他跟你說是家務事,你就跟他說,你家就是我家。

9.如果經常聽到家附近有孩子哭鬧聲、看到孩子身上有傷痕、孩子會無故哭鬧、生氣、情緒不穩定,請協助通報。再說一次,社會安全網,仰賴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多一分注意,就會少一分遺憾。

10.如果男孩的家屬找我,我會義務免費幫忙,但是這只能解決個案,我還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幫忙通案。是的,家暴不是家內事,關於孩子,與受虐的家庭成員,我們雞婆一點,好不好?

抑止家庭暴力,沒有人是局外人。

(文章標題由《香港01》編輯所擬。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同場加映:更多親子故事!(香港01製圖)

「情緒勒索」通常就是藉由傷害自己或貶低他人,讓自己任性的情緒釋放,不論是物質或是情緒,都是贖金。呂秋遠列出10項這種綁票的手法,讓大家加以留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