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與哲學系列】柏格森論物質與心靈之間的絕對差異——雙重性

撰文:葉雯德
出版:更新:

我們在前文還沒有正式談到柏格森如何理解心靈與物質的關係,而是簡述了柏格森如何分析常見的還原論方法如何妨礙我們準確地理解心靈。還原論方法在談到心靈與物質的關係時,取消了兩者之間的差異性,將它們相似或呼應的地方看成是兩者同一的證據,因而也否定心靈、意識與思考的獨立性。柏格森認為還原論方法和從此衍生出來的唯物論—機械論主張在社會交換(例如日常溝通、社會管理)中是非常有效的,但在理論上犯了許多謬誤,結果在理解心靈時產生諸多誤解,以致否定了心靈的自由創新能力。

系列文章上篇——

【大腦與哲學系列】從柏格森看還原論和機械論對意識理解的局限

大腦與心靈的應對性

需要注意的是,柏格森的哲學興趣在於提供一個準確理解心靈的方法,而不是像傳統形而上學那樣直接談心靈是什麼,或者像心理學那樣列出心靈範疇或能力的清單。我們之前已經不斷強調過,柏格森和潘洛斯(Roger Penrose)對心靈的理解有一個共同起點:他們都承認心靈與物質有著性質差異(qualitative difference),而這個性質就是心靈領域的事物有疊加(superposition)的特性,單位之間難以區分,也可以以任何形式融合,甚至在同一個位置中共同存在,而物質—廣延領域中的事物則是相互並置的,互相排除,不能在同一時間並存於同一個空間裡。即便是我們的日常意識也察覺到這兩者的差別:我們在日常看到的人都是一個一個分隔開來,在物理上,一個人不會與另一個人結合;但在夢中或者在回憶的過程中,我們不時會將多個不同的人「凝縮」(佛洛伊德稱的 Verdichtung/condensation)在同一個影像中。對日常思維來說,夢或回憶當然都不是正確的事實再現(這種判斷本身預設了廣延並置性是世界的唯一性質,柏格森正是要挑戰這種預設),但疊加性與並置性之間的差異仍然是客觀存在的。

系列文章上篇——

【大腦與哲學系列】腦神經科學與人工智能所理解的意識可能是錯的

然而,我們有必要強調心靈活動的疊加性質,甚至視之為獨特的東西嗎?各種前人認為難以理解的心靈或人類智能活動,在當代腦神經科學、人工智能理論和相關的心靈哲學研究者手裡都被成功分配到腦部或神經系統的不同位置中,換句話說,任何一個心靈活動都能以腦神經單位來說明,這似乎意味著心靈也只是大腦的功能,因而不存在獨立的和超肉體的靈魂。今天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樂觀(以及恐懼)就是因為越來越多心靈功能都能夠以物理的方式定位追蹤(localisation)甚至複製。雖然柏格森時代的科學水平比今天稍為落後,但腦的不同部分及心靈功能之間的相關性也已經得到充份研究。柏格森並沒有故意忽視腦科學的研究,甚至在其著作中做了大量分析,例如他提到大腦中央溝(Rolandic area)受損會使得人無法操控四肢;左太陽穴某個區域發揮音聲理解的作用,一旦受損人便無法辨認口語(但不影響文字理解)。

(Unsplash: Robina Weermeijer@avereynks)

柏格森完全認同物質(大腦也是一些物質)與心靈之間有著應對性(correspondence)或相關性(correlation),但反對唯物論—機械論者的做法,將兩者之間的應對性看成兩者之間的同一性。他提了一個比喻:掛勺上的大衣會隨著掛勾掉落而一同掉在地上,這說明掛勾與大衣之間確實有著應對性,但兩者仍然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一項不能還原為另一項。柏格森承認心靈的活動不能脫離大腦的健全性,但認為這個命題一旦主謂詞顛倒便不成立:大腦越健全並不代表那個人有越多的心靈活動。簡單來說,大腦、身體或物質是心靈活動的必要條件,但並不是充份條件。將心靈的各種活動定位到大腦不同部分所得來的知識是非常有用的,然而,柏格森認為如果我們以應對性為證據,將心靈化約為物質作用,便會忽略了整全心靈的潛力、多變性和遊戲性。

(Unsplash: Clay Banks@claybanks)

廣延與綿延

各種心靈唯物論理論都有一種主張,認為那些未能夠被複製成機器或定位到大腦中的心靈活動,只不過是現時技術或知識未達到應有的水平。可以預見,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在未來定必會將更多種心靈活動整理成可以運算的資料和程式。在柏格森的時代中,人們還沒有建立出人工智能或電腦技術的理論基礎,但對機械取代心靈創意、實證主義科學取代哲學和詩意的擔憂已經出現(例如與柏格森差不多時代的海德格)。但不論是對計算性的技術抱有樂觀或悲觀的態度,人們都無意識地將機械與心靈之間看成只有量性的差別,假定了心靈只是技術更高、涉及變數更多的運算機器。柏格森從來沒有對機械活動本身表示過反感或樂觀,因為他認為機械與心靈之間有著絕對的質性差異,因此不論機械性、計算性的技術如何發展,都不可能完整模擬,更不能創造出能夠創新的心靈主體。而且,心靈的這個特性使得心靈自己也不可能重複自己。這個性質就是綿延(duration/la durée)。

(Unsplash: Possessed Photography@possessedphotography)

綿延雖然不是柏格森所新創的術語和概念,但他是第一個充分區分綿延與廣延(extension),並且將兩者的質性差異滲透在整個思想系統裡的哲學家。在柏格森之前,時間的綿延性質與空間的廣延性質都被哲學家(例如康德)看成事物存在和運動的必要形式,兩者的分別只在於綿延是線性的,而廣延是多面的,但兩者對事物的性質來說都只是無關緊要的(indifferent)平台,它們只是變化發生的基礎,但不會對變化本身施加影響。

德國觀念論(上):康德

柏格森認為這樣理解的時間和綿延是片面的,相反,他強調時間—綿延與空間—廣延的最大差別是前者不可能重複、不可能逆轉,過去與當下之間也是連續不斷和疊加著的,對時間作的任何切割都只是臨時性的,不能完整表達整全的時間。正是因為時間的不斷疊加,事物也是不斷發生質性變化。無數事物的運動和結果確實與其所需要的時間長度沒有關係,這使我們(哲學家也不能避免這個見解)常常忽略了時間的真實作用。的確,一把紙扇不論是用一秒來打開,還是用一小時來打開,它的形狀和圖案都是一樣的,但例如細胞的分裂需時決定了它會發展成什麼樣的特性,同一樂章以不同速度演出,其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反映時間—綿延的長度對事物性質有決定性作用,只是其中的變化往往不被我們的感知所察覺,以致可以當作不存在。假如我們只是將時間看成刻度或瞬間的分配(柏格森稱這為空間化了的時間),那便不能理解綿延的意義和作用,將綿延的活動想像成廣延的活動那樣可逆(reversible),也把心靈看成某種高等機械、能夠被分割成各種低等機械。

(Unsplash: Stefany Andrade@stefany_andrade)

記憶與潛在性

對柏格森來說,要真正理解心靈,便是要承認它的綿延性質,以及不斷變化、永遠不一樣、也不可能重複的特性。心靈最本質性的功能是記憶,這也是一般事物的綿延,以及作為心靈的綿延之間的差別:任何事物都存在於綿延中,但它們並沒有記憶能力,因而只能在不同的物理或化學定律的支配下被動地發生質變,我們也可以透過因果律還原甚至再重複事物的變化過程。相反,心靈的記憶能力除了能夠保留過去外,還能在當下行動時,按著行動者的需要、意願、傾向和遊樂性而產生各種無法預期的變化,我們無法對此作可逆轉的、實證主義式的還原研究,而只能以「直覺」跟隨那個獨特心靈所經歷的各種質變(我們早前也談過柏格森的直覺方法,詳見前文)。

前文——「直覺」的哲學:直覺是一種正當的認識方法嗎?

這種過去記憶的疊加,以及任意選擇過去影像以供當下活動所需的能力,就是柏格森所稱的「潛在性」(virtuality,這個術語在德勒茲著作中經常被翻譯為虛擬性,但不論在柏格森或者在德勒茲中,這個詞與電腦技術中的模擬實境無直接關係。在柏格森的哲學中與 virtuality 概念對立的是現實性(actuality),前者指的是疊加記憶中有著無限種重新表現的潛能,而後者指的是已經表現出來、不再是疊加狀態的過去),也是人類自由的基礎。

德勒茲:在重複之中,沒有兩個東西會真正一模一樣

柏格森的綿延概念非常有名,但他從來都不只是想要提出新的時間理論,而是要以此提供一個解除交換性和空間性思維捆綁、因而可以理解不同心靈的思考方式。然而,很少人會論到綿延與心靈之間的關係,因為這裡涉及到雙重性之中的雙重性,使得問題變得非常複雜。我們在之前不斷談到物質與心靈之間的雙重性,剛剛又引入了廣延與綿延這對雙重性。柏格森確實認為完整的心靈就是綿延,一種不可逆、不斷發生質變的事物,但我們不能夠將綿延性完全留給心靈,而將廣延性完全分配給物質,然後將兩者看成意外地交互的世界。

實際上,物質固然是在廣延中並置存在,但它們也同時在時間中存在,不斷發生變化;而心靈既有綿延的一面,也有廣延的一面,因此心靈與心靈之間能夠平等溝通,構成一個公度的社會,也能夠被機械所模擬和定位到大腦中,換句話說,心靈本身就有被物質化的能力。柏格森認為,正是因為心靈問題涉及兩個方面的雙重性(它既不是物質,卻又有被物質化的可能;它本質上是綿延,但又能夠暫時中斷綿延,以廣延和可逆的方式活動),使得諸多偉大思想家都無法對其全面掌握,反而提出錯誤和無可解決的問題,或者是過於簡陋的分類方法,例如他批評休謨將記憶看成為對象不存在時的弱感知,換句話說,休謨認為記憶與感知之間只有印象強弱的量性差別,而沒有疊加性和並置性這種質性差別。然而,柏格森不斷強調雙重性不只是為了解決理論難題,而是想要展示我們客觀上就有著轉換思維傾向的彈性,以使我們既能與他者進行合理的日常溝通外,也能夠快樂地表達自我個性和心靈節奏,不被機械性的思維完全綑綁。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