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A】被譽為綜合格鬥之父 李小龍以行動實踐自己的理念

撰文:公相君
出版:更新:

生前提倡跨領域交叉訓練和「無限制」搏擊技術理念,一代動作影星李小龍除了是「截拳道之父」外,也被譽為「綜合格鬥之父」(Father of Mixed Martial Arts)。雖然在李小龍之前也有其他的武術家會把不同的格鬥技術混合使用,甚至參與過跨界別的異種格鬥賽,但若説把這個概念帶到主流媒體,李小龍確實是功不可沒。

《死亡遊戲》劇照。圖片來源:https://bit.ly/2UMgfUj

因為UFC的流行,MMA綜合格鬥(Mixed Martial Arts)一詞在過去20多年間成為搏擊界中一個為人熟悉的新詞彙。所謂的綜合格鬥,就是要在打擊技、摔投、擒抱技、寢技和降服技等都有一定程度的精通,而非只懂得拳擊、柔道或是摔跤等單一的武術領域。而在四十多年前,當主流搏擊運動還是停留在單一領域的訓練時,李小龍就已經提倡要集各門各派的優點進行跨領域的交叉訓練,並最終發展成截拳道。

時至現在,李小龍的想法依然深受現代綜合格鬥選手的推崇,甚至連UFC主席Dana White也稱李小龍為綜合格鬥之父(Father of Mixed Martial Arts)。

在綜合格鬥中,你必須在許多不同的搏擊系統中進行交叉訓練。如果你翻看李小龍的訓練和打鬥方式,以及他的著作,他說過完美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 你要從不同的事物中逐點吸收。你要從各個不同領域的搏擊系統中吸納優良的部份,使用當中有效的技術,然後將其餘的丟掉。
UFC主席Dana White

李小龍真的是綜合格鬥之父?

確實,李小龍在在四十多年前就已經提倡「無限制」的搏擊技擊理念,但對於李小龍能否真的能被視為綜合格鬥之父,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見解。

如果真的要追溯源頭,有部份人認為古代奧運的Pankration格鬥項目就是以綜合格鬥的比賽模式進行,所以把Pankration視為古代的MMA綜合格鬥。不過這只印證了類似的運動曾在古代發生,對現代的綜合格鬥發展並沒有影響。

即使當UFC在1993年首度舉辦時,那時其實還沒有「MMA綜合格鬥」一詞,當時只有源自職業摔角的「NHB」 或是巴西無限制賽事的「Vale Tudo」**用為作為稱呼,北美甚至更簡單地將所有這類的賽事稱為「Ultimate Fighting」(終極格鬥)。MMA綜合格鬥一詞要到1995年才開始出現,並在1998年由UFC正式使用,去取代NHB和Ultimate Fighting這兩個較負面的名稱。

延伸閲讀:UFC|終極格鬥步入27周年 顛覆了搏擊界思想的Ultimate Fighting

另外,被綜合格鬥界稱為「擒抱技教父」的Gene LeBell也曾表示,若果李小龍是綜合格鬥之父,那他自己就是綜合格鬥之祖父。因為本身是柔道黑帶的他也曾學習拳擊和降服式摔跤,更曾在1963年打過跨界別的異種格鬥賽,認為自己比李小龍更早推動綜合格鬥。

前UFC女子冠軍Ronda Rousey與Gene Lebell。圖片來源:https://bit.ly/2ZHZBZ8

**No-Holds-Barred,即任何鎖技都可以使用;Vale Tudo在葡萄牙語中解作「什麽都可行」

影響了主流媒體觀念的李小龍

不過,Gene Lebell的舉例其實並不能説明他比李小龍在綜合格鬥的發展中更有影響力。雖然Lebell參與過這類型的比賽,但他並沒有像李小龍那樣對領域的融合有一個確實的觀念。充其量,他只是參與過一場沒有規則限制的比賽,而在他之前也有不少的職業摔角手都做過同樣的事情,但他們當時只是以開放的規則進行格鬥賽,並沒有發展這種比賽的打算。

李小龍的不同之處是,他的截拳道有一個確實的理念,並在著作和電影作品中展示出來。當中最經常被提及的,就是李小龍在電影《龍爭虎鬥》(1973)中與洪金寶一場類似綜合格鬥的比賽。在這一幕中,李小龍的角色就是從站立打擊轉到地戰用降服技擊敗對手。

這一幕到現時還經常被討論。圖片來源:https://bit.ly/2J3KJP6

說到這一幕,不得不提的是,當中使用的露指拳套是李小龍爲了在平時練習中能夠同時使用拳擊和擒抱技而自製。這個拳套的設計後來被日本修斗的創辦人佐山聰參考,用在修斗的比賽中,再輾轉成為UFC採用的MMA拳套樣式。

有趣的是,因爲受到職業摔角和李小龍格鬥風格的影響,日本其實比北美更早有容許拳腳摔鎖一同使用的賽事,例如1985年創立的修斗和比UFC早兩個月舉辦首個賽事的Pancrase都是這個類型的賽事。這些賽事後來在UFC的興起下也被統稱為「MMA綜合格鬥」。

另外,李小龍在也曾在一個訪問中表示,要成爲最厲害的格鬥家,就要能夠適應任何的搏擊風格,那樣才可以有效擊敗任何的對手。

最厲害的格鬥家不是拳擊手、空手道家或柔道家。 最厲害的格鬥家是一個可以適應任何風格的人。他的踢技好得讓拳擊手不能招架,他的摔投讓空手道人抵擋不住,他的拳擊讓柔道家應付不了。
李小龍

明將戚繼光也提倡過類似的理念

其實著名明代將軍戚繼光也曾提倡過與李小龍相似的理念。在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中,其中就有一段指出當時各家的武術拳法各有所長,但也各有缺點,應要集各家所長,才可以應付任何情況。

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化拳。 各勢各有所稱,而實大同小異。至今之溫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鎖,二十四棄探馬,入閃番,十二 短, 此亦善之善者也。呂紅八下雖剛,未及綿張短打。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與青田棍法相兼,楊氏鎗法,與巴子拳棍 ,皆今之有名者。雖各有所取,然傳有上而無下,有下而無上,就可取勝於人,此不過偏於一 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習之,正如常山蛇陣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 , 擊其身而首尾相應,此謂 : 上下周全,無有不勝。
《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

當中「雖各有所取,然傳有上而無下,有下而無上,就可取勝於人,此不過偏於一 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習之,正如常山蛇陣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 , 擊其身而首尾相應,此謂 : 上下周全,無有不勝。」的說法正與李小龍提倡的理念相同。

所以可以說「綜合格鬥」的想法其實早在明代就已經有記載。但記載歸記載,李小龍就進一步以行動實踐自己的理念,通過自己的武打電影和著作讓這個想法更加廣為流傳,直接和間接地為世界各地的格鬥界帶來了長遠的的影響。

不少的知名綜合格鬥拳手都曾表示,李小龍的電影和著作對他麽的影響很深,開啓了他們對學武的興趣,繼而選擇去挑戰綜合格鬥賽。或許這些説話只是出於尊重,但無可否認,李小龍當年對跨領域交叉訓練的態度確實充滿前瞻性,而這個訓練方式現在基本上已經成爲了綜合格鬥選手的日常。

【資料圖片】

延伸閲讀:

【側踢分析】李小龍腳法風靡全球 踢技當中三大實用搏擊優點

曾指點李小龍和Ronda Rousey柔道技巧  擒抱技教父Gene LeBell

【李小龍】經過47年發展過後 再談李小龍在搏擊中的特殊意義

UFC|終極格鬥步入27周年 顛覆了搏擊界思想的Ultimate Fighting

【Warrior】李小龍生前未能完成 女兒重整當年手稿拍攝《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