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農業】歸田園過農夫生活 疫下有機菜訂單倍增

撰文:曹民偉
出版:更新:

在疫情下,無戲可演的戲劇人梁祖堯談及近況,曾笑稱自己是「全職農夫」,一個星期有六日落田,「傳說元朗是種絲苗米,但這兩代已經沒有機會吃到,所以我試試種米,剛剛開始插秧。先前人人搶食物,其實香港好多荒地可以用來種植,近來各行各業蕭條,但香港農業卻是前所未有的熱鬧。」

系列文章:

【本土農業】疫情持續擾亂糧食供應鏈 復興農耕提上日程

【本土農業】往昔輝煌 細說你所不知道的香港名物

從西鐵線錦上路站步行到錦田大江埔村的「歐羅有機農場」,需時約半小時。這天艷陽高照,在田間行走,感受到天氣相當炎熱。身穿恤衫、西褲,腳踏水鞋的農場負責人黃如榮(Wing)走來,身旁是去年才從大學地理系畢業、剛投身農業的Kelly。

兩人都曬得一身黝黑,手捧着剛剛從田中收割的蔬菜,熱情地介紹農作物:這邊種的是生菜、那邊種的是甘蔗,這邊有粟米田,紅噹噹的是洛神花田,還有少見的蘿蔔苗、花生根、蕉蕾、狗肝菜、艾草、蝶豆花、天堂果……陣陣青草氣息撲鼻,當中混雜着堆肥的異樣氣味。

Wing(右)希望將有機農場傳承給跟自己學習務農的Kelly(左)。(歐羅有機農場提供)

Wing以前是音響公司的總經理,現在是埋首農務的農夫,他笑說:「在香港銷售有機菜,不能只靠農墟。過去的工作經驗及商業知識令我明白,首先要解決銷售渠道的問題。所以,我們從2010年開始設計網購專頁,這兩年就改為推廣App訂購,客戶可直接揀選有機菜,若然缺貨,系統也可以自動補上其他新鮮蔬菜。」

身邊的Kelly補充:「我們未來的目標想推動『歐羅有機共同體』,集合社區資源以發展農業。這條村有很多農場,我們已建立穩健的銷售平台、派菜系統,可以與大家共享,一起共用資源,令每個農場都可減輕負擔,大家合力一齊做,可以做得更加好。」

疫情下城市人關注食物供應及進口食物的安全問題,本土農業也成為更多人留意的話題。 Wing在有機農場一邊吃着鮮摘下來的超甜粟米,一邊談到疫情期間有機菜生意大幅增長,訂單比疫情以前多了五倍。

歐羅有機農場的目標是建立「歐羅有機共同體」,集合社區資源以發展本土農業。(陳嘉元攝)

Wing指出,「大家不敢出街,於是訂購送上門的有機菜,當然也因為大家認為本地農產品比較安全及健康。我們在這十年間建立了聲譽,客戶都知道我們種植的蔬菜品質不錯。疫下最大問題是,我們靠家人和義工派菜,唯有大家穿上充足的保護衣物送貨。」

身邊的Kelly埋怨說:「他真的十分瘋狂,在疫情最嚴重時,有些客戶居於確診的大廈,他寧可自己去送菜,還開玩笑說準備了為香港農業犧牲!當然,這個大家都愛網購有機食品的時機,若不好好把握,就會白白浪費了。」

香港的城市規劃一直忽視農耕土地,Wing與Kelly也談起耕作時的苦與樂,詳情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節錄自第242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30日)《返璞歸真 都市農夫要自力更生》,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2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施政報告》有心無力 339位「AO黨」該擔何責?

獨家專訪「金融沙皇」任志剛: 貨幣創造功能不應落在商業機構中

專訪港大新晉經濟學教授鄧希煒 赴美廿年初回流 寄望香港「再工業化」

劉鶴高調提「零容忍」 中國金融改革必動真格

疫情持續擾亂糧食供應鏈 復興本土農業提上日程

中國航天史上最具挑戰的月球探測任務 嫦娥五號升空:載人登月的超前預演

疫下迸發新創意 建築師玩轉空間

拍賣上線 槌聲不絕 世局動盪下之藝術巿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