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1】疫情造就智能監控試驗場 私隱爭議待釋疑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2020年,整個世界幾乎都是圍繞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控制及治理這場世紀疫症期間,各國政府都以不同程度的管理及監控方式,望能儘快遏止病毒在社會傳播。但這種來自公權力對社會的侵入,引發了政府宏觀監控防疫與保障個人私隱原則的兩難。這一矛盾,貫穿了全球今年對於個人資訊安全保護的議論主軸,也勢必延續下去。

這一年來,各國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不同程度地採用監控式防控疫情手段,例如利用社會監控及人面追蹤系統,還有透過搜集民眾個人手機數據及移動訊息等等。這類方法當然有好有壞。好處固然是能夠在新冠肺炎疫情這個非常時期下,有效追蹤患者曾到訪過的地方,以及其密切接觸者,亦能夠遏止檢疫者違反檢疫令的情況。

但另一方面,這種「侵入式」監控,則引發社會對政府監控人民、侵犯個人自由、干預民眾私隱訊息等爭議。

有人擔心,政府以防疫為名的監控措施,以後會成為常態。(Getty)

智能監控的實驗好機會?

早在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境內爆發之初,中國政府為了迅速抑制疫情,便實施了一定程度的網絡監控,自三月份起,部分地方政府開始要求民眾使用「健康碼」,以茲證明自己適合進入商場、地鐵、巴士等公共場所。「健康碼」系統可以紀錄使用者曾到訪地點、消費歷史等個人紀錄,然後實時判斷使用者的健康狀況。

中國大陸各地基本秉承三色原則制定「健康碼」。(cnBETA 圖片)

「健康碼」或其他類似個人追蹤及紀錄系統,目前在內地仍是行之有效的防疫邊境管制措施,民眾出入均需依靠「綠碼」,包括到餐廳等公共場所。在疫情之下固然是遏止患者傳播病毒的有效方法──中國政府迅速防控疫情的表現,確實證明了這一點——但令人擔心的情況是,它似乎為利用高科技監察社會設下了先例。而在在未來一年國際邊境逐步重開,這種電子行蹤記錄程式或電子健康證明,相信勢必廣泛使用到。

7月15日,位於廣東省珠海市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內,旅客向工作人員出示健康碼。(中新社)

的確,類似情況不只發生在中國。譬如在韓國,政府利用手機定位、監控錄像、消費歷史紀錄等方式,追蹤新冠肺炎患者潛伏期內的移動行蹤細節,這比患者親自口述還要準確和具體,從而協助政府快速追蹤傳播鏈。

不單如此,韓國政府更委託電腦工程人員開發「疫情地圖」等手機應用程式,供民眾隨時下載,知悉由政府部門所整理並公布的患者詳細個人訊息,包括國籍、年齡、性別、曾到訪地點等。當用戶移動至患者曾到訪地點附近一定範圍,應用程式會向用戶發出警告,避免用戶長時間逗留當地。

疫苗接種大規模展開後,國際邊境未來重開也必動用到大量智能技術協助。(Getty)

雖然這些程式都是自願下載性質,但相關數據最終如何處理及運用,用戶似乎都無從了解。再者,近日多項調查指出,手機 GPS定位等不具名數據都會在用戶不知情之下,售予一些第三方機構作防疫用途。

在以色列,政府在三月份批准賦予國內安全機構辛貝特(Shin Bet)權力,追蹤新冠肺炎患者及潛在感染者的個人手機,分析大數據並進行監控。但後來此舉遭到部分國會議員及人權組織的批評,加上區內疫情逐漸受控,故很快以色列政府便公開表示,已經叫停了相關監控追蹤項目。

疫情期間,多國政府對於智能監控及追蹤系統的需求迭增。(Getty)

目前,輝瑞(Pfizer)等全球疫苗研發工作紛紛告捷,預計年底前能夠開展大規模疫苗接種工作。然而,各界還要需要靜候一段時間,等待接種疫苗人數足夠達致醫學專家均認為疫情「安全受控」的情況。那麼在此期間,類似「健康碼」等電子通行證 措施,需要繼續為政府機關或私人機構所採用嗎?

來自公權力(或掌握這種監控追蹤技術的科技公司)對社會設限的絕對權力,日後會否變成常態?這一直是社會大眾這年來難以釋疑的擔憂。

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智能監控基礎技術,在後疫情時代將會得到長足發展。(Getty)

基礎技術應用及產業新興

另一方面,政府的新政策,往往與新興經濟產業密不可分。

疫情期間,政府對於智能監控及追蹤系統的需求迭增,有助研發者積累更多技術實踐經驗,完善整合量產化的零部件生產供應鏈,讓人臉辨識、智能體測,以及其附帶的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疫情期間能夠獲得充足的場景應用,促使相關產業價值上漲,成為疫情下領軍的新興產業。

除了政府需要用到此等監控技術,各行各業的私人企業在疫情之下被迫接受內部智能化轉型,例如遙距監控跨平台管理等等,這更令智能監控及追蹤一類基礎技術,進一步在社會實現普及化。

由韓國財閥SK集團旗下公司研發、在私人企業公司裏執行任務的智能體溫監測機械人。(Getty)

在中國,阿里巴巴、百度等科網巨頭在疫情期間深度開發大數據協調工作,幫助政府監控疫情,也令民眾可以在網上得知所在社區最新疫情資訊。文章初段提到在國內民間廣泛使用的「健康碼」,絕大多數就是置入阿里系螞蟻金服的「支付寶」平台之上。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大型移動通訊商,也藉旗下手機用戶數據分析,為政府開發涉及複雜運算的疫情防控模型。

民眾個人私隱與社會健康及安全之間如何取捨?相信各處社會都有不同看法。

中國各地機場車站,實施智能體溫量度的監控工作。(AP)

又譬如在美國,掌握公域巨量數據的科網巨頭,也在疫情期間充份開發及開放旗下數據分析工具和追蹤技術,協助民間及政府抗疫。蘋果和Google在4月份合作推出基於藍牙技術的接觸史追蹤平台,同時向外發布相關技術文件草案及規格框架,以便讓政府衛生部門、大學及非政府組織研究分析。在官方網站刊登的新聞稿中,蘋果公司強調會「確保用戶私隱的高度保障」。

展望2021年,踏入後疫情時代,隨着智能監控技術在疫情期間獲得的大規模場景實踐經驗,促進政府機關及科技公司對人臉辨識、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基礎技術的進一步運用,這類產業在疫情過後,將會繼續長足發展之餘,伴隨引發的社會爭議,也勢將不斷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