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順之.武略|戚繼光鴛鴦陣的出處 中國史上第一部軍旅拳術專著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明代發生的抗倭戰爭,催生了不少軍事典籍及拳術論著。當中較為有名的,包括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及俞大猷的《劍經》。從時序上講,這兩部書應當皆出於唐順之的《武編》之後。戚繼光名動一時的鴛鴦陣法,便是由《武編》首論,再經他改良而成。
至於《武編》內的「拳」一章,則應當是中國最早的軍體拳法文獻。其內容結合了《孫子兵法》的戰略思維,以及當時各地的拳種,相當值得細究。

延伸閱讀

【戚繼光.紀效新書】戚家軍團練兵紀實 中國最早的徒手軍事武術

【俞大猷.劍經】明朝大將復興少林棍勇 原因竟跟宋太祖有關

「三書」之先

唐順之(1507—1560),字應德,號荊川,武進(今江蘇常州)人。嘉靖八年(1529年),唐順之考獲會試第一名,官至右檢都御史,代鳳陽巡撫,乃當時首批的抗倭將領之一。

按《明史》評價,唐順之文韜武略,除兵法外,亦精通文史、儒學,著有《荊川文集》一部,而《武編》則是他在練兵期間的經驗整合。實際上,《武編》本為唐順之的遺稿,由於他生前軍務繁忙,來不及對原稿審校、配序便束之高閣。後得學者焦竑拾獲,才於萬曆末年(1620)交付出版家徐象橒刊印。

因此《武編》實際的出版時間,是在唐順之身故五十多年後。再加上初版序言的誤載,令不少人以為《武編》乃繼承《紀效新書》的餘緒。其實戚繼光在《紀效新書.長兵短用說》中,便提及過自己跟隨唐順之學藝的經歷【註一】。唐順之在軍中服役的年期,亦確實比戚繼光資深。因此《紀效新書》當為對《武編》的闡發,而不是相反。

中國古代有關武技及軍事的紀錄素來闕如,所以對這個範疇的研究,大部份只能上溯到《武編》、《劍經》及《紀效新書》。它們由此被後人專稱為「三書」,而寫作年份最早的《武編》,便可謂「三書」之先。

拳有勢者 所以為變化也

《武編》共分前後兩集,各六卷。前集主要輯錄兵法理論,後集則講解各種用兵方略。文首提到的鴛鴦陣法,便是出自前集的《秘戰第七》。但要留意的是,《武編》的內容也是由唐順之摘錄見聞所成。究竟鴛鴦陣是否他本人的創造,現時尚待考證。

而在前集的卷五,則收錄了多種戰場兵器的資料,包括盾牌、、扒、钂等。至於有關徒手搏鬥的內容,便是整合在卷五的《拳》一節。以下稱為《武編.拳》。

嚴格來講,《武編.拳》就是中國史上第一篇查有實據的拳術專著,全文有1154字,原稿並無斷句。後經學者研究,將之拆分為兩大部份,以及一段附言。第一部份為拳勢理論,文章開篇的首句便是「拳有勢者,所以為變化也。」意思清晰明確,即徒手搏鬥的核心原則,就是要懂得變化,為自己創造有利機會。而這種變化的外在表現,則全繫於習者對虛實轉換的掌握:

然當其用也,變無定勢,而實不失勢,故謂之把勢。作勢之時,有虛有實,所謂驚法者虛,所謂取法者實也。

這裡所用到的字眼,包括勢、虛實、橫邪(斜)等,均是沿襲《孫子兵法》的術語。《孫子.勢篇第五》便有言:「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而之後的《孫子.虛實第六》,更是開宗明義專論虛實之法。唐順之以《孫子兵法》的語句糅合拳理,固然是要闡明他個人對拳術的理解,同時亦可能是提醒習者,戰場格鬥不同於武術競技,必須思考靈活甚至狡詐才能克敵制勝。

【明代軍旅武術首重槍法,點擊圖片,觀看香港八極拳協會盧韋斯師傅的示範】

+8

承前啟後 腿法為重

本文第二部份乃拳術的具體內容。按武術史學者江百龍及林鑫海的說法,此節與前段相比,行文風格完全不同。上文的論述內涵豐富、邏輯嚴密,而這部份卻顯然是隨手抄來,略為雜亂。似乎純屬是唐順之的見聞合輯,他本人未有加以闡釋。

此節首先列明各種當時較為著名的武術流派,包括溫家長拳、太祖長拳、綿張短打等。然後提到了不同的打法,如四平勢、高探馬勢、七星勢、騎龍勢等。這裡提到的流派及招式名稱,許多都能見於《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進一步證實了兩者的承接關係。

之後文章再記錄了其他手法,包括圓光手、高搭手、沉墜手、鐵門閂等。這些動作至今依然有所流傳,在少林拳及內家拳系尤為常見。過去在介紹《劍經》時提到,少林武術與軍事武技素來密不可分,這點似乎在《武編.拳》也能得到佐證。

【《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的「拳經三十二勢」,其中很多招式都跟太極拳相似。點擊圖片了解「拳經三十二勢」中的部份招式】

+1

至於全節的核心,便落在拳法操練和運用要領之上。從中可以見到,唐順之相當重視腿法的應用。不僅篇幅佔最多,更詳細列明各式的用法及練法。如彈腿、樁腿、勾腿等。筆者認為,這點或許與前文強調的虛實戰略有關。因為有了多變的腿法後,搏鬥時的距離變換及假動作,就能愈趨多元化,讓對手更難預判。

作為第一部軍事武術專著,《武編》不論在歷史抑或技理層面,都有著與別不同的價值。後世流行的其他兵書,極有可能就是上承自它。單就這點來講,就已經值得被世人所重視。而對傳統武術愛好者來講,《武編.拳》更應當是中國史上第一篇完整的拳術文稿,乃永恆不衰的經典。

【註一】筆者翻查網上資料,未見《紀效新書.長兵短用說》有相關記載。類似的內容應當是出自《楊家槍碾挫法》一文。但由於包括馬明達教授在內的著名武術學者,都表示能夠從《紀效新書》見到這則情節,故本文亦採納這個說法。筆者未知《楊家槍碾挫法》是否亦有收錄在《紀效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