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J|GSP巴柔教練的「四步論」:利用地面、運用雙腿、壓制、降服

撰文:公相君
出版:更新:

巴西柔術在開始普及時,其中一個很常聽到的賣點是:「衝突中倒地的機率極高,因此學習地面技術很重要。」但除此之外,又有什麼原因令巴西柔術選擇地面技術作為核心呢? 傳奇教練John Danaher 就有自己一套「四步」理論解釋此事。

很多武術研習者、包括教練,大多時候都會把注意力放在技術鑽研和練習上。如果要提升技術,這方面的時間投入確是必不可缺的。而有一些大師,他們除了傳授技術外,更深入研究自己學習的武術,再精煉成一個個系統,讓人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所學,從而繼續推展。

+3

John Danaher 正是其中一位。他是 Renzo Gracie Academy 的總教頭,ADCC 冠軍Gordon Ryan 的教練,亦是UFC傳奇拳手 Georges St-Pierre 的其中一位巴西柔術教練。在一次到Joe Rogan 的網上電台節目中,他在解釋自己的腳鎖系統,同時分析了巴西柔術中的核心「四步論」,也給出了一些對於巴西柔術比賽時不同位置打分不同的解釋,極為精彩,在此闡述給大家。

▍第一步:把對方摔倒在地——為什麼巴西柔術選擇了地面?

或許大家會想「這算什麼真知灼見?這不是人所共知的嗎?」無錯,巴西柔術的大部份技術,都是寢技,就算在站立時也是想要把對方摔倒在地,在比賽中更會出現各種先讓自己先倒地的技術。但問題在於,為什麼要把對方拖到地上?

+1

早期一個說法是,很多的街頭搏鬥會被拖到地面繼續,因此地面技術在經驗上時常出現,所以有了更好更多的寢技需求。這在數據上明顯是對的,但是倒地後其實也可以站起來繼續打,亦即是說,對於倒地後站起來的需求也很大,那為什麼大量發展的是寢技,而快速站起來的技術雖然有,卻不是整個系統的中心?

換個說法,為什麼巴西柔術選擇了地面成為自己的戰場?究竟地面有什麼特別?

Joe Rogan 說巴西柔術來自柔道,再繼續研發地面技術,但 John Danaher 指出這只是歷史原因,背後有其物理機制。貼地可以更好地壓制對方,因為對方不能向後走(背貼了地),但如果自己在下方呢?

John Danaher 指出,把對方拖到地面,最大的用處是奪走了對方使用具爆發力動作的機會和能力。他說奧運會中其中一個最具爆發力的項目是擲標槍,同時叫大家想想如果運動員是跪著擲槍,距離會縮短多少。

看 UFC 早期,甚至更早的 Gracie Challenge,Gracie 們也會盡一切想把對方拖進地面,包括 pull guard。除了是因為他們專攻地面,只有 Gracie 懂地戰而其他人不懂之外,也是因為這樣能令對方難以打出跟平常一樣威力的攻擊。

在地上,如果是平躺,基本上除了 up kick 以外就沒有其他具威脅性的攻擊;就算在上位,打出的拳雖然也極具威力,但相比起站立時打出的拳,威力也已有扣減。

所以,地面作為戰場,能使爆發力動作的出現次數減少,也減少危險。

▍第二步:繞過對方的腿——危險的雙腿

正如上段所說,up kick 是很具威脅的攻擊,巴西柔術大師 Ronaldo "Jacare" Souza,在日本對上 Gegard Mousasi 時,就因為up kick而被KO:

在對方的雙腿之間,也容易被人降服。因此,雙腿是危險的,只要繞過去,上方的選手就有莫大的優勢,下方的選手亦難以作出反擊。相反,對下位選手來說,把對方控制在雙腿之間就甚為重要。

▍第三步:作出不同等級的壓制——為何某些壓制在巴西柔術比賽中能取得更高分數?

+3

第三步,則是作出不同等級的壓制。目標當然是騎乘、取背這些支配力強的位置,在達到這些位置前,也會使用 side contorl、knee on belly 這些壓制。

按 IBJJF (v4) 的規則,pass guard 可以有 3 分,而 knee on belly 有 2 分,騎乘、拿背分別有 4 分。也即是說,單單 side contorl 並沒有特別得分——那 3 分是給 pass guard 的。

但為何背後的分數會如此分配?

John Danaher 指出,這些分數的配置,來自於這些位置可以作出多大的打擊傷害,愈大愈高分。騎乘下出拳當然能對下位對手做成很大傷害,而 knee on belly 也可以空出距離作打擊,反而 side control 時作出的打擊力(用拳的話)就細很多。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如果分數來自於控制力的話,其實 side control 有時比騎乘更具壓制力,knee on belly 更是很難穩住的位置。

因為巴西柔術比賽不能使用打擊技,為了「補償」這個原有的打擊優勢,所以才會給予不同分數。

▍第四步:降服對手——假如失敗呢?

+1

這一步最為簡單,在進行了以上三步後,就會開始用降服技。(當然,以上所說是上位選手的四步,確實下位選手可以在對方第二步時使用降服技,但這樣也證明了雙腿的危險。)

假如降服失敗,就重複上一步,即壓制的動作;如果壓制失敗,就要努力再次繞過對方的腿;如果對方站起來,就要由第一步繼續嘗試。

John Danaher 說巴西柔術基本來說,是由腳向頭移動的,一個「下至上的單程路」。而之所以他這麼喜歡、及投放這麼多精力去研究腳鎖,是因為腳鎖打破了以上四步,更把「下至上的單程路」變成了「可以上下方向移動的雙程路」。

▍小結:眼界大開

雖然這個解構片段目前已無法連上,但小編當日聽著 John Danaher 平穩而冷酷的聲音,總有點不寒而慄的感覺——但確實是充滿智識的一段對話。

不同人對 John Danaher 的這個系統解釋可能有不同看法,不論是贊成還是反對,他這種系統式解構,確是令人眼界大開。如果讀者有其他意見和看法,歡迎一起討論!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4

重溫李小龍十大經典金句︰【點擊圖片放大觀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