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角色扮演遊戲3大重要性 促進孩童成長發展 加強社交能力

撰文:林荺晞
出版:更新:
學前教育|各位家長,你們的子女滿三歲了嗎?當孩子進入學前階段時,子女會開始對假想遊戲和角色扮演遊戲產生興趣,角色扮演遊戲不僅是孩子的娛樂活動,還能有效促進他們的認知發展、社交能力和情感管理。家長可以跟隨他的假想遊戲與創作,適時作出引導。
踏入學前階段,孩子的社交情緒表現與他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家中,他更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也會關心其他人的需要。當孩子踏入學前階段時,會逐漸對假想遊戲和角色扮演遊戲產生興趣,也會和其他小孩合作玩遊戲,例如扮演父母、廚師、「超人」等。
父母可以適時觀察子女的成長行為,在子女進行角色扮演時,可以嘗試跟隨他的假想遊戲與創作;當子女與其他小孩相處時,父母亦可按需要從旁引導他遵守簡單社交規則,引導他用平和的方法解決問題和表達對他人的關懷。透過遊戲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導,可以促進孩子的社交發展。
角色扮演3大重要性
認知發展
孩子在模擬現實場景時,需要學習模仿和思考,例如扮演醫生、廚師等角色時,會使用想像力和邏輯推理,從而提升認知能力。曾有研究顯示,角色扮演能增強孩子的注意力、創造力和靈活思維,為認知發展打下基礎。
社交能力
角色扮演遊戲同時提供了與同伴互動的機會,在進行遊戲時,孩子需學習分工、分享及解決衝突。透過扮演不同角色,他們能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增強共情心,並在遊戲中學會協商,幫助日後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
情感發展
角色扮演幫助孩子釋放壓力並管理情緒,例如扮演警察或消防員時,孩子能在遊戲中表達和調節內心情緒,提升情緒智商。這種方式能讓孩子以積極態度面對困難,並減少焦慮感。
家長如何協助子女融入角色扮演?
提供玩具: 選擇玩具廚具、醫生套裝等,激發孩子想像力。
營造遊戲場景: 給孩子創造自由發揮的空間,鼓勵他們設計故事情節。
參與但不干涉: 家長可與子女一同進行角色扮演遊戲,但應讓孩子主導遊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