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M+館|艾未未作品被轟 收藏家希克首開腔:當代藝術批判現實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西九文化區M+館藏風波未了,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的《透視研究:天安門》,連日來遭建制陣營狂轟,指斥涉違國安法。《香港01》取得捐售藏品的瑞士收藏家希克(Uli Sigg)親筆撰文回應初稿,內文提到,大部分中國地區亦顯然包括部份香港人士,抱着相異目光看待藝術,惟當代藝術有別傳統,非旨在展示美好及和諧,反之是批判現實,甚至直揭瘡疤。

希克又提到,必須抱持好奇及開放思維,否則將不會欣賞當代藝術。希克又強調,收藏必須廣泛,甚至需包括邊緣作品,以反映全貌,而不是中間落墨;藏品也非全為展示公眾,而是為藝術歷史學家保留作研究之用。

+1

希克致函西九:部份港人抱着相異眼光看待藝術

《香港01》獲悉希克日前致函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就事件陳述己見,他現時正作最後修訂。初稿內文表示,大部分中國地區亦顯然包括部份香港人士,抱着相異眼光看待藝術。他續指,在傳統思維下,塑造了藝術予人享受自我、昇華的觀念,同時展示美好及和諧,以此來說,「藝術是你的好朋友」,但他隨後強烈指出,當代藝術則正好相反,因為作品會對現實持批判性(May be critical of reality),甚至形同在傷口上灑鹽、直揭瘡疤(put a finger in the wound)。

他續説,在傳統中,理想世界被呈現,世界以其應有模樣展示世人,不過,當代藝術則要求對現實持開放態度,藝術家或會在作品中尋求美感,但這只是其中一個選項。

▼西九M+博物館年底開幕▼

+15

指非所有均為向公眾展示:為藝術歷史學家保留作研究之用

希克又提到,領略當代藝術真締在於「必須對藝術感興趣和好奇心,以便吸收超出舒適圈(comfort zone)的新空間和新思維」,也必須比傳統更為開放,否則將不會欣賞當代藝術。

他又不點名回應外間的「不解風情」,內文提到,這源自時間問題,「你接觸這種藝術多久了?你曾經接觸過,才會懂得欣賞。」他以50年前的西方作例,當年人們同樣不理解當代藝術創作,但過程需要醞釀,也需要曝光。他又指,藝術有用與否,人們需要參與其中討論,他反問:「藝術應該只是美麗的地方,容任往返只為娛樂嗎?抑或應為我們現實生活作出貢獻,啟動我們的思想引擎?( or should it contribute to our real lives, starting our thought engine?)」

希克日前致函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批評部份香港人抱着相異眼光看待藝術。(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圖片)

希克又回應關於其藏品爭議,他提到自己擬建造的「百科全書庫」,非單是私人收藏家一己偏好,而是體制本應所做的,「嘗試以全面廣泛形式,反映中國的當代及實驗性藝術家不同年代及不同媒體的藝術創作」,必要性甚至包括邊緣作品,以反映全貌,而非中間落墨。他表明,非所有東西均為向公眾展示,而是為藝術歷史學家保留作研究之用。

+19

M+將於今年內開幕,本月中M+ 館長華安雅與傳媒預覽時曾表示,館方不會迴避與六四或反修例運動相關展品,事件引來建制派大力狙擊,質疑艾未未相關展品有違國安法,以及狠斥港府亂花公帑購置相關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