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經常機不離手 打機成癮原來係精神病 父母必學五大對策

撰文:育兒教室
出版:更新: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電子遊戲以驚人的方式進入各年齡層的生活。過去需要電腦或遊戲機等裝備,現在卻可通過差不多每人必備的手機進行。電子遊戲於不自不覺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究竟這些遊戲是否如大眾所想一樣,是打發時間及放鬆心情的良方呢?
【作者為香港催眠輔導中心臨床心理學家劉可欣】

事實不難發現,現在很多年輕人「機不離手」,甚至願意月花數千甚至更高代價獲取心儀項目,這種忘我狀態,可能已是上癮徵兆。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心流」是「電玩失調症」的關鍵。心流指個人精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動中,並產生高度興奮及充實感等正向情緒。以往如果要獲得心流體驗,需花一定時間或於特定場景獲得,如打籃球、行山等。電玩卻顛覆這模式,透過不斷升級、或以『課金』獲得勝利等,持續不斷且即時的回饋,刺激腎上腺素及大腦多巴胺的分泌獲取快感,久而久之變成上癮。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心流」是「電玩失調症」的關鍵。(Photo-AC)

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將在2022年1月正式將打機成癮 「電玩失調症」列入精神疾病範疇, 症狀包括無法控制玩電玩遊戲的頻率、次數、強度、持續及結束的時間;電玩遊戲之優先度更高於日常生活事情;即使造成負面影響,包括嚴重影響個人、家庭、社會、學習、事業或其他領域,仍持續玩電玩。

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將在2022年1月正式將打機成癮 「電玩失調症」列入精神疾病範疇。(Photo-AC)

英國成癮治療組(UKAT)表示,尋求戒除「電玩失調症」的人數在不斷上升。過去一年因疫情影響,大眾居家時間更長,接觸電腦或其他電子產品機會亦增加。因此,不少家長因子女沉迷打機,失去學習動力而憂心不已。

不少家長因子女沉迷打機,失去學習動力而憂心不已。(GettyImage)

按圖即睇治療方法:

+1

延伸閱讀:小朋友停課留家自由時間唔打機 竟然最鍾意玩煮飯仔 仲有呢3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