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城市一日遊推介 帶孩子從街道認識香港過去現在與未來

撰文:屈家妍
出版:更新:

疫境之下,家長都喜歡在假日帶子女攀山涉水,認識香港的不同面貌,趁機增進親子關係。有時候,我們不一定要長征十萬八千里,以下推薦這條鑑古知今的親子城市遊路線,既能外出走走呼吸新鮮空氣,亦能了解鮮為人知的百年香港史,重點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我們來到鰂魚涌、太古一帶,由女兒好朋友的工程師媽媽帶路。她們是太古街坊,邊走邊為我們講解歷史。第一站是船塢奠基石,即太古城中心商場太豐路外,人面全非,基石依舊。當年,奠基石是放在船塢內的「旱塢」(Dry dock)最前端,意為大船泊入船塢修理的地方,當大船泊入船塢後,工人便會落閘抽走海水,以便修船。太古城於1975年4月開始動工,61座大廈成為5萬多人的安樂窩,更側寫了本港經濟的轉型趨勢,並受惠於「旱塢」夠深,才能建成地庫兩層停車場。

第二站來到一條路叫「基利路」(Greig Road),女兒問我「基利」是什麼意思,我只是知道從前不少香港道路都以港督的名字命名,朋友媽媽解析,根據《香港工程考II:三十一條以工程師命名的街道》一書,「基利路」原來是以太古船塢第三任總工程師 (Kenneth Edward Greig) 的名字來命名。看到小朋友當然也不忘在基利路戶外遊樂場玩。

玩完之後,第三站我們來到蜚聲國際的「怪獸大廈」,朋友的媽媽在那裡開洗衣店,由她帶我們到近年的潮人朝聖「打卡」之地。「怪獸大廈」曾出現在荷里活巨製《變形金剛》,前身是太古糖廠的員工宿舍,由海景樓、海山樓、益昌樓、益發樓及福景樓組成「太古村」,上世紀六十年代賣給其他地產商發展,所幸的是時光可變、世界可變,宿舍格局始終不變,並因五幢色彩鮮艷的大樓像家人般緊密地連成一體,遠看為「E」字型建築群,極具石屎森林的代表性。朋友媽媽提醒我們,「怪獸大廈」有很多人居住,參觀時記得不要喧鬧,以免對民居造成滋擾。

「怪獸大廈」附近的「太」字系大廈群,包括太成樓、太就樓、太興樓和太隆樓,實際上就是舊時太古糖廠及船塢的另一宿舍,不同的是,七十年代船塢遷拆和糖廠停產後,太古以優惠價賣給旗下員工,故有空的話不妨停下腳步與街坊聊天,你會發現不少當年員工和後人。細心留意一下,宿舍區內的街道全都以「太」字開頭,太安街、太寧街、太康街、太富街和太祥街等,顯然是當年太古集團的外籍商人入鄉隨俗,命名時滲入典雅吉祥。

最後一站來到糖廠街,其街牌位置正正是太古糖廠辦工樓對著的正門,面向英皇道,糖廠向東的臨海位置則為船塢。朋友建議也到糖廠街向西毗鄰的芬尼街 (Finnie Street) 看看,皆因背後有段古值得一談。話說船塢在二戰後需要重建,時任船塢工程師John Finnie完成了現代化升級任務,更成為香港工程師學會的首任會長,而街道亦以他命名。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太古坊The Loop參觀,那裡有為都市耕種而設的食材花圃及環保藝術裝置,同時可以回顧太古坊歷史及太古一百多年來於鰂魚涌構建可持續社區的展覽區。

順帶一提,太古現時誠邀公眾分享與太古共渡的美好時光,主題為「#人物說太古」,有興趣的網民可去Instagram專頁#MySwireStories瀏覽詳情,分分鐘有機會贏到獎品,萬勿錯過。

作者簡介:

屈家妍

從事企業及教育慈善公關十多年,現正修讀教育博士課程,望與女兒一起學習,共同成長。今年年初,我曾創作中、英文版的電子防疫繪本《給孩子的防疫繪本》,供學校和家長免費下載。

相關文章:玩LEGO不是男生的專利 不必為女孩子設置太多限制和框架|屈家妍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