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腫瘤治療亂象背後:醫患溝通缺位 加強監管體系勢在必行?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腫瘤內科的張煜醫生早前發布長文,指有相當比例的中國腫瘤患者花了不必要的昂貴花費,並因不規範甚至錯誤的診療而死亡,結果引起廣泛關注,有網民形容張煜是「人民的哨兵」,但也有業界人士認為張煜的文章充滿誇張及煽動性。
無疑,張煜揭開了腫瘤治療藥物濫用亂象的一角,但比起對「醫德」缺失的指摘,或糾纏於常規治療與個體化治療間的爭議,杜絕「以藥養醫」,以及改善醫患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才是長遠有利構建醫患信任的途徑。

上月,張煜在「知乎」平台發表長文,提到中國腫瘤患者之所以死亡率居高不下,有不規範甚至錯誤的診療所導致的因素;許多醫生並沒遵從最權威的腫瘤治療指南(中國CSCO指南、美國NCCN指南或歐洲ESMO指南),對腫瘤患者故意不採用標準治療方案,且有充分證據表明方案更改對患者有害無利。

更甚的是,張煜曾指出,上海市某知名三甲醫院普外科醫生陸巍收治了一位晚期胃癌AFP陽性的患者後,卻進行誘騙治療,如向患者推薦無效、不合法且每次治療費用多達3萬元(人民幣.下同)的NKT治療,結果讓患者和家屬為省錢看病只能住地下室等。最終,該患者的生存期明顯縮短,但家屬花費卻比常規治療高了逾10倍,積蓄全無並欠下十多萬債務。

不過,國家衛健委上月27日回應指,當局認為張煜反映的上海案例中,治療的原則基本上都是符合規範的。至於上述長文不久即被張煜本人以「無法承擔壓力和可能帶來的後果」為由刪除,他曾表示因可能會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現不方便對外發聲,但又強調從不後悔發文。

「以藥養醫」未根治 監督缺位致醫生須「做醜人」

事件引起了廣泛討論,有網民說張煜醫生是有良知的醫生,為眾人抱薪,但業者則有更多看法,如北京某三甲醫院腫瘤科專家張蘭(化名)表示,腫瘤治療較複雜,不能說一個指南就能治療。

顯而易見,張煜的文章之所以短期內掀起軒然大波,全因在其話語中,醫生職業道德的缺失問題被提升至觸目的高度,令百姓聞之無不震驚。然而,如果說個別醫生德行有問題,那還只是個人的質素問題,可若現象普遍存在於整個行業,則是管理制度的問題。

過去,以藥品的高利潤拉動醫院經濟效益的「以藥養醫」問題被認為是醫療行業的頑疾,損害了醫患關係。《南方人物周刊》早前引述北京某三甲醫院一名醫生報道指,雖然經過醫藥分開改革等,以藥養醫的情況已有所好轉,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拿回扣的問題依然普遍,「哪家藥企給的回扣多就選擇哪家」。

這種形象,加上監督力度的缺位,也就導致了不論有意無意,醫生在出事後都只能「做醜人」。故此,官方對個例得出「基本符合規範」的調查結果,顯然並不足以從長遠釋疑,還待後續釐清是否涉及利益輸送,但不論真相如何,坊間要求從制度入手的聲音料不會戛然而止。

醫患信息不對稱 共同決策甚有必要

另一方面,視經濟利益為今次事件唯一的關鍵詞也是過於把問題簡化,事件其中一爭議點便是更改標準治療方案,但正如張煜事後亦強調自己從未反對個體化治療,常規治療與個體化治療從不是非黑即白的關係,在惡性腫瘤疾病治療領域,藥品說明書的更新明顯滯後於臨床實踐的發展等,都是醫生決定超說明書用藥的原因,故也能理解業界何以有聲音對強調按照標準治療不敢苟同。

事件可延伸到醫患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騰訊網)

這也能延伸到醫患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缺乏專業知識下,其實患者也往往會高估醫療技術的收益,這時便需要能做到醫患共同決策,如同西方社會所流行的,讓患者在完全知情各治療方案的利弊,綜合考慮各因素的情況下,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醫療決策。

可是在中國國情下,醫患之間溝通的缺失導致了信息不對稱,加上對未經嚴格證實的診療方案的監管缺位,均進一步助燃了「亂象」叢生,令「人財兩空」的悲劇更見突出。

總括而言,患者作為弱勢群體,往往只能選擇相信醫生,而構建醫患信任必然是一項漫長的工程;對建立在「循證」基礎上的當代醫學而言,需要實驗研究和受試者才能不斷發展進步,這是應被理解的,關鍵在於過程中須以保障患者的知情權,杜絕誘導診療為原則。縱然有人會對張煜炮轟整個醫學界的做法有微言,但公共發聲的勇氣理應被守護,尤其其提出的加強監管體系,通過各種方式設立紅線並嚴格監督執行,作為是制度完善的大方向相信是無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