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一】港產片與合拍片 香港電影的一體兩面?

撰文:程雪
出版:更新:

儘管未能在國際影展贏得殊榮,不過由曾國祥執導的電影《少年的你》,是自1994年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之後,再度有香港電影競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前稱最佳外語片)。然而,這一道「好消息」並未使港人雀躍,反而有不少聲音質疑《少年的你》不能稱為「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一詞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響徹亞洲,不僅在兩岸三地及東南亞地區坐享龐大擁躉,獲取豐厚的海內外票房佳績,而且一度成為文化的風向標,輸出「港式風潮」;香港也因此享有「東方荷里活」的美譽。時過境遷,「香港電影」這四個字如同風吹雨打中漸漸褪色蒙塵的霓虹招牌,尚有餘暉,但已遠遠落後於新時代。站在霓虹燈下的我們,除了充滿情懷的仰望,又能做些什麼?
此為「香港電影」系列報道三之一

《少年的你》是以內地高考為故事背景、校園霸凌為主題的青春類型電影,兩位主演周冬雨及易烊千璽是內地頗具人氣的年輕演員,拍攝地點在重慶,全片採用普通話。結尾處如同許多內地電影一樣,植入「過審」所需的政治宣傳訊息。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內地,坐在影院裏的觀眾都無法將這部電影與「香港電影」聯繫起來—哪怕導演曾國祥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這類電影稱之為「合拍片」,即香港與內地合作拍攝的影片。

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內地,坐在影院裏的觀眾都無法將這部電影與「香港電影」聯繫起來—哪怕導演曾國祥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電影《少年的你》)

根據香港電影發展局的定義,香港電影分為港產片和合拍片,前者指所有出品公司均為香港註冊公司製作的電影,後者要求出品公司中至少有一間為香港註冊公司,或在監製、導演、編劇、男女主演等五個有效崗位中佔50%或以上由香港永久居民擔任。不過對觀眾而言,區分港產片與合拍片最直觀的方式是主角說不說廣東話,有多少內地演員,「港味」濃不濃。

觀眾的直觀區分,反映了港產片與合拍片在製作過程中瞄準不同市場:港產片往往將本土市場視作主要目標,而合拍片意在取悅內地觀眾,並對台灣、澳門、東南亞及全球華人市場抱有野心。因為目標觀眾不同,港產片與合拍片在選取題材與表現手法上有所區別;前者是「拍給香港人看的電影」,題材以劇情片為主,從內容到背景多少與香港相關,甚或直接落地香港,反映本土人情風物,引發觀眾共鳴。後者儘管有香港影視公司或從業者參與製作,但主題未必與香港有關,即使故事立足香港,也以較普世價值的警匪、武俠等商業片類型為主流,側重市場反應。

不難想見港產片為何在口碑方面獲港人「叫好」,合拍片則因市場更加廣闊而享有更高收益。根據香港電影發展局公布的《香港電影業資料彙編》,2018年上映的首輪電影中有52部香港電影,港產片佔27部、合拍片為25部。港產片中不乏《翠絲》、《逆流大叔》等入圍金像獎的佳作,但從票房成績來看,港產片票房為58,926,444元,僅佔全年總票房的3.1%;而25部合拍片票房高達186,476,391元,佔全年總票房的9.82%。(見表一)

(香港01製圖)

不過,對合拍片而言,更大的收益仍在內地市場。例如在港票房僅收870萬元的《紅海行動》是當年內地票房冠軍,收獲高達36.5億元人民幣票房。難得叫好又叫座的《無雙》在港票房收3,440萬元,內地票房更高達13億元人民幣。由於香港電影市場本就較小—即使是2018年全年總票房僅收18.99億元,甚至難敵《紅海行動》一部電影在內地的票房;另一方面,由於以荷里活商業片為首的外語電影更受港人歡迎,佔據本土電影市場近九成份額,香港電影無力與之抗衡。近年來,每年票房上千萬元的香港電影屈指可數,能夠躋身票房十大更是鳳毛麟角。

電影雖是一種藝術形式,但始終難以拋開商品屬性論成敗。投資電影金額龐大,投資方當然期望獲得高回報,不想蝕本。

合拍片「各取所需」 從香港救內地到內地救香港

合拍片的淵源可以溯及上世紀八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在香港形成熱潮。資深電影人、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發言人田啟文就是其中先鋒。「當時內地對於香港電影人來說就是一片寶藏,地大物博。」他憶述,其時香港電影正處於巔峰期,內地的山川風光是拍攝武俠片的理想場景,同時內地人工較低廉,能夠節約成本。

「當時內地對於香港電影人來說就是一片寶藏,地大物博。」田啟文回憶。(黃舒慧攝)

「我們當時是和內地的『電影廠』合作拍片。所謂『電影廠』,基本上都是用來拍以政治宣傳為目的的電影。當時內地人見到香港的團隊如何拍商業片,使他們大開眼界。」田啟文回憶說。

如他所言,彼時的合拍片無論對香港還是對內地來說,都稱得上「各取所需」。當時內地國有的16家電影製片廠才有拍片權,改革開放後,製片廠經歷了企業化管理改革,地位等同私營企業,需要自負盈虧,政府經費資助逐漸減少。加上電視漸趨普及,八十年代末期,國有電影廠普遍出現經營不善的問題,而與香港電影公司合作成為一條出路:一方面,香港電影公司須從製片廠購買「廠標」—即製片廠每年從電影局拿到的生產指標,否則不僅不能拍攝,也不能在內地放映。「廠標」的價格由幾萬至幾十萬元人民幣不等。

另一方面,香港電影人也為內地電影業帶來值得學習借鑑的商業片製作技術,影片盈利則是製片廠與合作方四六分成。1986年後,合拍片從每年不足四部漸漸增加至超過十部,並在1992年達到逾50部,佔當時國產電影總量的三分之一。

同時,這些合拍片也成為內地票房的主力。根據票房統計數據,在1993年上海十大賣座片中,合拍片佔其中九名。點擊下列圖片查看當年入選的九齣經典電影:

(《霸王別姬》劇照)
+3

在香港資金、技術及人力的支援下,內地電影業在九十年代發展迅速。與此同時,香港電影業則因金融危機的衝擊,加上盜版盛行、荷里活電影搶佔海外市場、台灣等地資金撤出等因素急轉直下,電影產量由九十年代初每年約150部驟減至九十年代末約80部,港產片票房也由10億元暴跌至3億元左右。儘管如此,由於香港電影產業已臻成熟,商業片製作技術更是爐火純青,投資佔比遠超內地,因此在合拍片製作過程中,香港電影人佔盡優勢。

2002年全國落實「電影市場化體制改革」,購買「廠標」成為歷史。2003年中央與特區政府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對合拍片提出規範化要求,並為香港電影進入內地市場提供便利途徑。每年進入內地市場的進口片數量,須經中國電影進出口公司「配額」。CEPA規定香港公司拍攝的華語影片經內地主管部門審查通過後不受配額限制,可作為進口影片在內地發行;合拍片則可視為國產影片在內地發行。相應的條件則是合拍片中內地主要演員比例不得少於影片主要演員總數的三分之一,故事不限於在內地發生,但情節或主要人物必須與內地有關。

內地的電影消費市場日漸蓬勃,加上合拍片享有許多便利,不少北上的香港電影人甘之如飴;而合拍片對於內地電影業發展也起到火車頭般的引領作用—中國星、寰亞、寰宇及星皓等香港製片公司紛紛北上,掀起了合拍片高潮。香港電影業界愈來愈自覺地希望通過合拍片獲得進入內地市場的機會,憑藉內地市場支撐電影產業。一般情況下,一部在香港和內地發行的合拍片,其內地票房約為香港票房收入的三倍以上。(見表二)

表二(香港01製圖)

可見,內地電影市場的確成為香港電影的重要支柱。內地電影票房連續五年高速增長,2007年票房超過33億元人民幣,其中國產電影的票房超過18億元人民幣。國產影片票房十大,基本上都是合拍片。2004年國產片票房前十名,《十面埋伏》、《功夫》、《天下無賊》、《新警察故事》、《2046》、《千機變2》及《龍鳳鬥》等七部都是合拍片,其票房至少佔國產片總票房的70%以上。2007年,內地票房排行榜前十位,幾乎全部都是內地與香港的合拍影片。

豐厚的市場收益增加電影製作的信心,使得合拍片能夠獲得更多投資,從而令製作更精良。合拍片不僅在內地獲市場認可,在香港本地市場亦具競爭力。2002年劉偉強與麥兆輝以合拍片《無間道》收獲5,504萬元而穩坐票房冠軍,張藝謀執導的合拍片《英雄》以2,664萬元居亞軍;2006年,香港市場華語電影票房的前四名都是合拍片,分別為《霍元甲》、《寶貝計劃》、《墨攻》和《滿城盡帶黃金甲》。合拍片不僅成為華語電影的主力,也成為香港電影市場的重要支柱。

上文刊登於第268期《香港01》周報(2021年6月7日)《從合拍片說起 香港電影有無出路?》。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68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尋找擺脫科網霸權之路 數碼時代下的媒體轉型

不應依賴內地解決問題 香港需有合乎長遠利益的人口政策

網絡熱詞揭露沉重現狀 「躺平」的年輕人都是鬥士

從合拍片說起 香港電影有無出路?

經濟結構未能追上人力需求 「學位貶值」癥結在於產業固化

從次按危機到新冠疫情 尋找家園的美國車「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