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舞紐約.影評|「二等公民」的掙扎 移民二代詰問「何處成家」

撰文:寇斯珮
出版:更新:

不知是否因為中文片名改得生疏,很多朋友說看到《狂舞紐約》並沒意識到這就是紅透百老匯的音樂劇《In The Heights》。它是百老匯音樂才子林曼紐.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的成名作,可以說沒有《In The Heights》就沒有夢幻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後者顯然為他帶來載入史冊般的人氣。
將《狂舞紐約》搬上大銀幕是歌舞片的大事件,電影版找來《我的超豪男友》、《舞出真我》等電影的導演朱浩偉執導,這個組合確實新鮮。

電影的歌舞場面賞心悅目,有百老匯音樂才子林曼紐.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坐鎮,品質一定有保證。(電影劇照)

電影的故事主線與舞台劇版本大致相同,講述住在紐約華盛頓高地(Washington Heights)的拉丁裔移民如何生活,猶以一次大停電作時間主線,梳理這些移民住客的心態。多明尼加裔的Usnavi是本片男主角,他在高地經營雜貨便利商店,希望回去重建父親當年經營的酒吧。波多黎各裔的Nina成績優異,考入史丹福大學,卻因為在校園受到排擠而倍感挫折。為期數天的大停電讓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作出人生的重大決定。

《狂舞紐約》的戲劇核心是紐約貧民區的仕紳化及移民的身份認同議題。這兩個主題互相作用,也恰巧對香港觀眾來講都不陌生。在華盛頓高地居住的拉丁裔多數是二代和三代移民,他們與社區聯繫緊密,對故鄉與美國之間的情感和認同各不相同,也拉扯着他們的人生目標。

故國風景優美,未被資本侵蝕,可是溫飽卻難保證。在二代三代移民心中,回到故鄉意味着生活的倒退。可是與此同時,美國並未完全從文化和社群心態上接受這些移民,他們在美國生活要承受很大壓力,很多權益也得不到保障。

這些年輕人在社區中遇到類似背景的人,他們熟悉父輩的母語,保留很多習俗,同時也對地理上的故鄉沒有切實感情,這樣的人際關係形成一股紐帶,影響着他們的身份認同。這些年輕人潛意識默認自己是美國人,他們要爭取的是身為美國人的基本權利。他們的口號都是將美國政府默認為自己的政府才去發聲。

在此語境下,高地社區即是一種象徵。中南美洲的故鄉是素未謀面的同胞,美國大都市則代表着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所謂「去國懷鄉」,早已不再是移民們的困境,或者說,變成了一種幻象。《狂舞紐約》所講的正是這種與時俱進的話題。

原作者Quiara Alegría Hudes是考上耶魯大學的波多黎各裔高材生,想必經歷過很多與身份有關的體驗。所幸瑕不掩瑜,《狂舞紐約》還算是既讓人思考,又讓人享受的一部電影。聽聞這部電影在紐約的移民群體內有些爭議,這恐怕要在紐約移民社區生活過的人才能體會。即便是諸如深色皮膚角色缺失這種爭議,也遠遠比中文世界超前太多了……(節錄)

電影中的移民後代在曼哈頓上城的社區遇到許多類似背景的人,他們熟悉父輩的母語,保留很多習俗,同時卻對地理上的故鄉沒有切實的感情,身份認同一直是他們的心結。(電影劇照)

上文刊登於第270期《香港01》周報(2021年6月21日)《《狂舞紐約》夢幻歌舞下的現實議題》。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70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尖端科技」劃入國策 如何借勢打造世界新矽谷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香港人能視而不見?

神舟十二號載人升空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太空站

手作之魅:興趣化成生意 產業鏈漸成形

讓玩家「管治世界」 區塊鏈顛覆傳統遊戲模式?

把搜尋變成對話 語言AI恐承襲人類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