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心|夏天流汗多心臟增負荷 心血不足失眠多夢4種心悸點補好?

撰文:Heho健康
出版:更新:

中醫一直有「春養肝、夏調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生學說;在四季中,夏天是屬火的,人的心火也最旺,這是「養心」的關鍵時期。中醫理論的心與西醫解剖的心不盡相同,中醫的心除了調節心血系統,更負責維持神經系統及外在表現精神狀態。

夏天飆汗心臟負荷大 ,可致「心悸、失眠」

台灣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表示,夏天天氣溫度升高,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量比平時增加,心臟負擔變大,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會導致心肌梗塞。出汗是調節體溫的其中一個功能,夏季天氣炎熱,微微出汗能夠使氣血調暢;但經常大汗淋漓,會造成陰陽兩虛的狀態。

吳宛容指出,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不僅會耗津傷血,還能傷及心陽,導致氣血兩傷、心失所養,出現心悸、疲倦、乏力、失眠、口渴等症狀。所以夏季相對於其它季節更需「養心」。

▼天熱「心悸」有哪4種?(點擊下圖看清👇👇👇)

+4

中醫看天熱「心悸」分四證型

吳宛容指出,心悸主要的臨床表現,是病人自己覺得心跳劇烈,胸中不適,驚慌不安。

1. 「心氣不足」:覺得疲勞且無力,動得愈多便愈覺乏力,容易失眠多夢、頭暈冒汗且胸悶不適,此體質病患天熱就大汗淋漓,進而造成氣陰兩虛。常用的中藥以炙甘草湯、生脈飲為主。

2. 「心血不足」:會出現心悸怔忡,覺得頭暈目眩,看起來面無血色且唇色淡,心神不定,坐臥不安,睡得少但夢很多。常用中藥如歸脾湯、甘麥大棗湯。

3. 「血瘀氣滯」:胸痛較明顯,感覺像是針刺或絞痛,疼痛的部位固定,不會到處轉移,嘴唇指甲青紫色,流汗多加上飲水量不足更易引發胸悶痛心悸,方用血府逐瘀湯、大黃蟅蟲丸等。

4. 「痰濁閉阻」:痰多又口苦,會心悸、胸悶,突然發作又突然停止,感到驚恐不安又煩燥,也會噁心嘔吐,失眠且多夢,飲食偏肥膩厚味。適用中藥如溫膽湯加黃連等。

▼夏天最容易犯的3大「傷心」行為(點擊下圖看清👇👇👇)

+6

相關文章:護心| 心絞痛冠心病夏天3大心臟病 宜吃生菜苦瓜唔出汗易傷心?

夏季多吃「酸性」、「補氣」食物,減輕心臟負擔

吳宛容建議,夏天天氣濕熱,非常容易出汗,如果出汗過多就會造成心臟的負擔,傷津耗氣。這時可以選擇一些酸味的食物,例如:檸檬、烏梅、山楂,得以收斂、防止出汗,生津解渴。

「山楂荷葉茶」:山楂1.5錢、荷葉1.5錢,冰糖少許。沖入沸水500c.c.浸泡15分鐘左右即可用。山楂能夠開胃消食、活血化瘀,荷葉消暑清熱利水。

另外還可以服用一些益氣養陰的藥材,如「生脈飲」,其中西洋參可補元氣滋津液,麥冬可清心除煩,五味子則收斂止汗且酸味可生津。「生脈飲」製作方式:將西洋參5片、麥冬3錢,五味子1.5錢加入熱水1000c.c.沖泡後即可飲用。

相關文章:【中醫教室】防心臟病多吃番茄蘋果!養心8貼士午睡15分鐘免暴曬👇👇👇

+2

相關文章:【立夏】夏天易肺虛心煩易怒消化弱 清熱解暑5大食療忌太補!👇👇👇

+21

延伸閱讀:

「捏一捏」就知道中暑了沒!中醫:刮痧挑對時間效果才會好

【本文獲「Heho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