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水災丨全球氣候變化誰也躲不過 極端天氣侵襲陸續有來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歐洲遭受連日暴雨,氾濫成災。洪水已造成最少183人死亡,其中德國受災最嚴重,房屋與車輛直接被洪水沖走,超過150人死亡,數百人失蹤。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7月18日前往萊茵蘭-巴拉丁州(Rhineland-Palatinate/ Rheinland-Pfalz)的城鎮舒爾德(Schuld)視察災情。
儘管這次水災與氣候變化的關係還需要研究進一步證實,但全球溫度上升造成的全球氣侯變化,引發頻繁且嚴重的天災已一再應驗,而且陸續有來。

德國警方7月18日上午說,國內死亡人數已升至156人。西部其中一個災區萊茵蘭-巴拉丁州有110人喪生、670人受傷。

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教授蒂埃里(Wim Thiery)表示,極端降水和氣候變化之間存在明顯的聯繫;波茨坦大學海洋物理學教授拉姆斯托夫(Stefan Rahmstorf)也表示,美加最近創下的高溫記錄,若沒有全球變暖的關係,幾乎不可能發生。

在6月較早時,熱浪侵襲加拿大及美國北部,加拿大卑詩省利頓(Lytton)錄得攝氏49.6度高溫,打破所有紀錄。一周的熱浪造成卑詩省超過700人猝死,當局相信大部分與酷熱天氣有關。

圖為7月17日,德國北威州的巴特明斯特艾費爾市。大雨造成的洪水過後,一片狼藉。(AP)

歐洲和北美的極端天氣災害揭示了兩個事實:全球未有準備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衝擊,同時氣候變化帶來的災害誰也沒法逃避,即使是如北美及歐洲這些已發展富裕國家。

這些都是正在回應「責任在發展中國家」論。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災害,普遍會為發展中國家帶來更大破壞,如孟加拉的農作物被毀、洪都拉斯的村莊被夷為平地、颱風海燕在2013年氣候問題談判前摧毀了菲律賓等等。世界資源研究所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印度氣候主管凱爾卡(Ulka Kelkar)表示,發展中國家受到極端天氣來襲造成破壞,往往會被視為是發展中國家的責任。

但全球氣溫上升是長年累積的結果。儘管未達標準,歐洲碳排放正逐年下降。今天歐美同樣承受着過去一個多世紀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燃燒,製造大量溫室氣體的報應。

圖為7月17日,德國萊普州阿爾特納爾,一幢被洪水沖毀的房屋。(AP)

在6月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談判,各國為達成減排目標訂立計劃。主要碳排放國,不論是美國、中國或俄羅斯,這些充滿政治磨擦的國家,也同意必須合作解決氣候問題。其中歐盟在日前宣布了最具野心的改革路線,包括在2035年停售汽油和柴油汽車,及設立「碳稅」向減排政策未達標的國家徵收關稅。

外界普遍認為,這些建議將遭到歐洲內部和其他國家的反對,也可能會促成貿易糾紛,談判前景未明。

但讓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多國公布的減排計劃,距離達成目標大都是在10年至20年後。這意味人類還需要面對一段長時間、愈來愈嚴重的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