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陳芷澄丨高爾夫球手的自由行生涯 一人漂泊留美的堅持

撰文:張倩儀
出版:更新:

一覺醒來,陳芷澄(Tiffany)睜眼時總是習慣停一停,環視四周,確認自己身處何方。
「有時我起身,都要想想自己在哪。」
有時拉斯維加斯,有時洛杉磯,很多時是各地數不清的酒店,但都不是屯門熟悉又陌生的床。
起床,將「To Do List」畫滿剔:管理行程、訓練進度、訂機票酒店,然後不斷重複。
訓練累人,仍捱下去,叫堅持,那隻身一人呢?

今日(7日)Tiffany終以低標準1杆的70杆完成,總成績290杆,第50名完成今屆奧運。雖然比上屆里約奧運的37名下滑,也未能達成比上屆好的目標,但接下來,收拾心情,又要再回到美國,繼續征戰巡迴賽。

▶▶▶緊貼2020東京奧運 最新賽程及消息

為了奧運,疫情下只求沒有意外和變數,Tiffany有家歸不得。

畢竟回港還要隔離,她一人續留於美國,再直接出發日本。奧運閉門作賽,家人未能在場,不過早已習慣孤軍作戰,所以Tiffany說起來稀鬆平常,至少知道香港有直播,即使只是隔空,也是心靈上的陪伴。「因為人數所限,我無法帶教練們一起去。」只好獨自出發。

她清晰的說奧運行程安排:29日出發、30日抵達,預早就能先看男子決賽,了解男子球手在該場的打法和適應對策等。

【我的名字.陳芷澄】打高球不代表富裕 認識香港最美球手的堅毅

習慣孤軍作戰。(龔嘉盛攝)
陳芷澄最後一天打出低標準杆1杆,總成績高6杆完結。(美聯社)

我們不同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高爾夫球和其他項目很不同。」她說。

高爾夫球?我們有許多想像,最常見就是:

「有錢人玩意?」

現實不是電視劇,Tiffany的高爾夫球,沒有82年Lafite,沒有全職接電話的秘書,更無父蔭和家境。

陳芷澄出戰奧運高爾夫球。(Getty Images)
Tiffany的高爾夫球,沒有82年拉菲,沒有幫接電話的祕書,只有堅持。(龔嘉盛攝)

出身小康,高爾夫球是Tiffany 8歲時的一見鍾情,還去請求最低收生年齡為10歲的興趣班「破格」錄取。後來,高爾夫球是一切,所有擁有的,幾乎都拜高球所賜。拔萃女書院、美國南加州大學、資金贊助;香港高球一姐,香港首位職業球手,也是兩度征奧運的香港高爾夫球代表。

自由行奧運

同樣以港隊名義出戰,現實卻相當不同;如果運動員生涯是趟旅程,體院運動員參加的是「旅行團」,那Tiffany就是「自由行」。

「最難是Travel,搭飛機、Book酒店、租車。」

同樣以港隊名義出戰,現實卻相當不同。(龔嘉盛攝)

自從轉戰美國女子職業巡迴賽(LPGA)後,一年最少25-30場賽事,分佈在不同城市,試過駕車11小時,只為一場比賽完趕下一場。16星期、15場比賽、5個國家,除了打球練球就是搭飛機、Book酒店、租車⋯⋯

長年於美國訓練,Tiffany的日常生活故然是自理,就連技術、體能和心理教練都要自己物色。計劃、長短期目標、訓練日程、進度自己說了算,沒有人再有義務要她做甚麼、練甚麼,她就是自己的「老闆」。

她就是自己的「老闆」。(龔嘉盛攝)

獨自堅持需要對自己誠實

「我可以說一句明天唔返工就唔返。」

Tiffany說出一句香港人每天醒來都想說,又沒資格說的話,她補充:「但成績會知道。」和小時候體院訓練不同,事事有人安排、督促,運動員每天只做一件事:訓練。

原來只一人獨自堅持,才是最難。(龔嘉盛攝)

以前覺得堅持難,但原來只一人獨自堅持,才是最難。

2021上半年,她已完成9個賽事,表現最佳的是4月下旬的洛杉磯公開賽,以總成績274杆排名第8,低標準杆10杆,打出職業生涯以來最佳一仗,背後是一天、一天⋯⋯

成功是一天一天的堆砌

每天4小時高球練習,一星期6天體能,有做就有做,沒有就沒有,也會每天寫日記向自己交代,也作為紀錄。不過Tiffany也有急性,不按步就班過,但原來騙得過自己,騙不過成績。「我必須對自己誠實,完成每天的Check List,一步一步,明天、下星期、下個月⋯⋯」想低於多少悍完成、目標的比賽排名、奧運排名,甚至想成為世界一姐,一切始於今天有沒有完成「To Do List」。

騙得過自己,騙不過成績。(Getty Images)
不論生日還是新年都隔着螢幕。(Zoom截圖)

3年來,Tiffany都是這樣生活,只有自己和高球;贏球的快樂,還是失意埋頭在被窩落淚,她知道遠水都不能救近火,那就自救。一年有10個月,都和家人、朋友隔着12小時時差,不論生日還是新年都隔着螢幕,只能更堅持,才讓家人的支持變值得。

「迫出來的。」她輕輕的說。果然,「大個女」都是環境使然。

雖然奧運成績不似預期,但現在Tiffany的「To Do List」上,可以在「奧運」旁加一「剔」,然後繼續下一個待辦事項。

高爾夫球|陳芷澄留美備戰新賽季 放棄過年是職業球手必要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