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諾貝爾獎|得獎者研人貓交流 主子叫聲19種 您知牠說什麼嗎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2021諾貝爾獎結果將於10月4日至11日出爐,而由美國科學幽默雜誌創辦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搶閘」在9月9日公布獲獎名單。奪得運輸獎的研究是一項把犀牛倒吊以觀察牠所受影響的實驗,昆蟲學獎則由一班研究如何在潛水艇內消滅蟑螂的人贏得。

主辦單位、美國雜誌《不大可能的研究年鑑》(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9日公布第31屆搞笑諾貝爾獎結果。今屆一共頒發10個獎項,其中生物學獎由瑞典科學家肖茨(Susanne Schötz)獲得。她以分析貓的叫聲,以及人與貓之間溝通方式獲獎。

語音學研究員肖茨在2019年的研究中得出貓有19種叫聲這個結論,包括咕嚕聲、啁啾、喋喋不休、顫音、聲音尖細、喃喃、喵喵叫、呻吟、吱吱聲、嘶嘶聲、嚎叫、嚎叫以及咆哮等。她進行研究,錄下40隻貓共780段「貓語」。

她曾做過不少研究,例如課堂上老師說話的聲音與背景噪音。如何影響學童理解和學習等。她2010年起將自己兩大興趣「語音」和「貓」結合起,最終讓她獲頒搞笑諾貝爾獎。

2021諾貝爾獎生物學獎得主將興趣融入研究,研究貓叫聲背後的真正意思。圖為2021年9月9日,西班牙南部省份馬拉加(Malaga)貝爾梅哈山脈(Sierra Bermeja)發生山火,受影響的埃斯特波納民眾帶同愛貓一同避難。(Reuters)

她在各種環境記錄貓的叫聲,同時也對牠們進行錄影。她把牠們的叫聲、耳朵運動、頭部運動以及身體姿勢等相互對照,找出牠們的溝通模式與行為規律。身為一名專業的學者,她亦通過分析聲音中可量化的特點,如聲音的頻率、持續時間,藉此嘗試破解「貓語」密碼。

她發現的是,當牠們開心與滿足時,傾向發出頻率上升的叫聲;在情緒低落或緊張時發出的喵聲頻率是下降的。她以此建立4種基本模型,研究牠們在不同處境中與人交流的心理狀態變化,例如飼主在逗貓玩時,牠是開心地玩,還是在敷衍您?飼主回家時牠是愉快的迎接,或是責備「貓奴」怎麼現在才回來?還有就是飼主撫摸貓咪時,牠是表示舒服地享受,或是在叫「貓奴」滾開?

搞笑諾貝爾獎:圖為2021搞笑諾貝爾獎生物學獎得主肖茨出版的書。(Amazon)

生態學獎由一班來自西班牙和伊朗的學者奪得。他們在不同國家的人行路上收集咀嚼完、遭人棄置的香口膠,利用基因分析,在這些香口膠上發現不同種類的細菌。

贏得化學獎的科學家分析電影院內的空氣,測試觀眾產生口氣,是否可靠地表明觀眾正在觀看的電影中的暴力、性、反社會行為、吸毒和粗言穢語的水平。

經濟學獎得主是法國科學家Pavlo Blavatskyy。他收集多國部長的照片,利用電腦視覺演算法(Computer Vision Algorithm)進行研究,發現政客的癡肥可能是顯示該國腐敗的一個很好的指標。

物理學獎的得獎研究解釋為何行人不會經常與其他行人相撞,而贏得動力學獎的科學家則分析行人為什麼有時會與其他行人相撞。

搞笑諾貝爾獎:諾貝爾獎Twitter帳戶9月9日推文介紹唯一一名曾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諾貝爾獎得獎者。(Twitter@NobelPrize)

奪得運輸獎的學者發現,把犀牛倒吊起來運輸,或較包括讓牠側卧在內的方式安全。

昆蟲學獎得獎者則是研究出一種在潛艇內殺滅蟑螂的新方法。退役美國海軍上將馬倫南(John Mulrennan)因使用有機磷殺蟲劑敵敵畏(Dichlorvos)消滅潛艇上的蟑螂而獲得這個獎項。

醫學獎得獎者發現,在改善鼻塞方面,性高潮和減充血藥物同樣有效。

和平獎得主則是驗證了人類進化出鬍鬚是為了保護面部免遭拳頭毆打的假設。

搞笑諾貝爾以往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頒獎典禮,由真諾貝爾得獎者為搞笑諾貝爾獎得獎者頒獎,不過由於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今屆已是第2年在網上透過視像形式舉行。

每名獲獎者都會獲得一個紙質版的獎盃,以及一張偽造的一萬億元津巴布韋幣鈔票,成為另類的「億萬富豪」,不過這亦算是貫徹主辦單位搞笑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