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IPO前亦陷危機 獲彤叔大劉力撐 許家印「專心打牌」贏信任

撰文:許世豪
出版:更新:

中國恒大(3333)近年涉足各行各業,如新能源汽車、旅遊、體育、金融、健康養老等業務,以求轉型成為一間綜合企業,惟身陷債務危機,恒大最終都要開始「拆骨重組」,惟「出閘脫腳」,擬以200億元出售50.1%恒大物業的交易宣布告吹,復牌後股價再碰壁!

最終恒大能否渡過今次難關,仍有待內地當局「拍板」。回顧恒大發跡史,集團亦曾兩次資金短缺的危機,每次均憑創辦人兼董事長許家印「八面玲瓏」的手腕,安然渡過。

許家印出身貧苦,《許家印:苦難是我珍貴的財富》一書中形容他勤奮好學,是一個「拼命三郎」,曾任工廠車間主任,領導300多名職工;工作多年後更毅然辭職,南下尋求發展機遇,由一名普通業務員做起,先後協助中達公司老闆發展鋼鐵及內房業務,用僅僅兩年半時間,就為賺取兩億元人民幣。

1997年3月,許家印離開鵬達,成立廣州恒大實業有限公司。其創業生涯可算是順風順水,兩年左右恒大地產已從2000多家廣州房企中脫穎而出,成為廣州地產10強。發展之快亦令許家印雄心壯志,2007年決定將地產業務重組,並在港上市。

掏糞工變首富 許家印受鄧小平感召南下 打工已幫公司賺兩億!

賣產告吹! 恒大︰可引發對恒大物業全面要約的交易並未進行

2007年許家印決定將地產業務重組,並在港上市,一度成中國首富。(資料圖片)

首次IPO失敗 致資金缺口逾百億人民幣

當年他引入多個機構投資者,包括德意志銀行、美銀美林、瑞信及淡馬錫等,以優先股、抵押貸款等方式,籌集約10億美元資金擴大土地儲備;2008年3月,恒大地產以4,578萬平方米土地儲備,據書中紀錄,市場當時對其估值高達1,200億至1,300億元,意味一旦成功上市,許家印身價可達800億元。

惟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全球金融危機「殺埋身」,上市計劃成泡影,恒大資金亦出現問題,書中引述許家印,「沒有如期上市,公司資金缺口達100多億元(人民幣),可想而知恒大處境。但我心裡對局勢是有底的,我還沒有到賣土地和工地的地步。」

令他如此「有底氣」,主要有兩個原因,據 《地產狂人許家印》描述,一是恒大手中仍有不少項目,通過「開盤必特價,特價必升值」策略促銷,恒大中止上市約一周後,就將位於廣州金沙洲的「御景半島」以七折促銷,2008年全年恒大均推行大幅降價策略,大量資金回籠。

「鋤Dee會」成許家印白武士

許家印亦有意通過上市解決問題,書中透露,恒大當時仍需「救命錢」,引述許家印稱「恒大暫停IPO後的三個月,我主要的精力都在香港,差不多可以說在那裡上班了,瘦了四、五斤。」

他留在香港相信是要尋找香港一班「大孖沙」的協助。許家印在內地售樓時,經常請英皇娛樂旗下明星代言,因此認識了英皇董事局主席楊受成,通過他介紹更認識到新世界(0017)創辦人鄭裕彤。

據報許家印不時參與彤叔的「鋤Dee」牌局。網上有一說法,指楊受成叮囑曾許家印要專心打牌,「牌局見人品」,不可談半句自己的生意,三個月裡,許家印幾乎每周都去淺水灣道12號報到,風雨無阻,二人成為好友,「鋤Dee會」更成為許家印的「白武士」。

恒大IPO前亦陷危機,終有港獲港大孖沙撐場,得以平安渡過。﹙資料圖片﹚

上市當日「星光熠熠」

翻查當時報道,「彤叔」力撐下恒大重啟IPO;「彤叔」通過周大福以1.5億美元入股,佔當時公司股份3.9%;時任華人置業主席劉鑾雄亦認購5,000萬美元股份,二人入局令市場恢復信心,連同其他機構,許家印籌集逾5億美元資金,加上鄭裕彤投資近8億元人民幣於恒大旗下兩個項目,債務危機得以舒緩。

恒大當時國際配售超購約11倍,公開發售超額認購約46倍,凍資逾264.84 億港元,最終以3.5元定價。上市儀式當日更「星光熠熠」,新世界「彤叔」及其兒子鄭家純、「大劉」劉鑾雄,以及中渝置地主席張松橋等都有出席,是少有齊集眾多「鋤Dee會」成員的公開活動。

恒大借殼「回A」失敗

捱過這一關,乘住內地房地產市場發展,恒大急速發展,許家印亦希望「複製」在港上市一役,短時間內籌到大舉資金。2016年9月,於內地上市的深深房宣布重組,擬以發行A股股份或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恒大地產100%股權,若收購完成恒大可「借殼」於A股上市。

為達合規要求,恒大先後引入約1,300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還承諾5年不減持股份、不質押融資,5年內每年現金分紅等。惟當局一直都未有批准,深深房停牌4年2個月、1,514天後雙方宣告終止重組。

恒大於「回A」失敗後,1300億人民幣戰略投資者,其中863億戰略投資者質與恒大簽訂補充協議,同意不要求進行回購,並繼續持有恒大地產權益。(網上圖片)

「三條紅線」 構最難過的一關

「回A」失敗,雖然大部分投資者沒有因此「離場」,繼續持有權益,市場相信重組終止不會對資金鍊造成影響。惟恒大近年強調業務多元化,涉足地產、新能源汽車、物業管理、網絡、房車寶、恒大童世界、恒大健康及恒大冰泉等八大產業。

對公司來說多元化是件好事,業務不再局限於「內房」一項,但短時間內急速發展,碰上內地加大力度執行「房住不炒」政策,「三條紅線」進一步收緊融資,如何降負債,就成為絕大多數內房,包括恒大的首要任務。

恒大先後採取的措施包括與戰投簽署協議轉為普通股、分拆物業及新能源汽車上市,以及配售新股份等,同時加快物業銷售,務求短時間內增加大量現金流,但措施似乎未能奏效,近日已多次傳出未能支付債息,甚至要「以樓代債」,有投資者更走到總部「維權」。

至於今次一眾大孖沙亦因投資恒大損手,如大劉單是投資在恒大的股份恐要輸逾百億元,似乎難望「鋤Dee會」再出手拯救。市場下一個關心,或許是誰來當許家印的白武士,是國企,還是恒大破產收場?

詳細報道:華置減持恒大1.09億股 年內或沽清7.51億股 埋單恐帳蝕108億